新华社记者郭强、刘彤
程效刚想早点儿带着儿子住进新房子。
眼下,39岁的程效刚仍租住在陕西省镇安县回龙镇林业站旁,一幢简易三层小楼的顶层是他和儿子的栖身之所,每年租金1000元。
秦巴山区多雨,房子只有朝东的一扇窗户,一到下雨天,屋里阴冷潮湿,要裹紧衣服才行。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平时住校,只有周五才回到住处。儿子不用跟他一起吃苦,程效刚多少欣慰一点。
程效刚是贫困户。儿子两岁时,妻子因不堪忍受家里的穷,离开了他们父子俩。在邻居眼里吊儿郎当甚至好吃懒做的程效刚,在村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带着儿子租住在同村人空下的老屋。
2017年,当地政府组织移民搬迁,程效刚申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移民安置房。尽管有5万元的安置补贴,但余下10.3万元自己负担的部分,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东拼西凑了1万多元,剩下的9万多元成了压在程效刚身上的沉重负担。余款没付清,就不能入住,平时只能打打零工的程效刚,想着新房,却又无可奈何。
转机也在2017年出现。为了帮扶贫困户,镇安县开始选拔生态护林员,主要职责是在自己负责的山区巡视,及时制止乱砍滥伐、防治病虫害、报告火情等。从小生活在山区,熟悉大山里一草一木的程效刚,抓住了这个机会。贫困户、身体健康、常年在家,这几个对生态护林员的要求,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就这样,程效刚顺利成为回龙镇34名生态护林员中的一员。
穿上统一配发的迷彩服,右手臂戴上写有“生态防护”的红袖箍,骑上摩托车,程效刚每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县林业局要求生态护林员每个月巡护时间不少于22天。负责5300亩林地的程效刚,这20多天里每天都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在山上。
秦巴山区天气阴晴无常,暴雨常毫无征兆地袭来。“很多时候上山还是晴天,等要下山的时候就成暴雨了,山上还会有很多滚石。”程效刚最怕的就是遇到暴雨,走在陡峭的山路总是让他心有余悸,有时候只能躲在山上已经搬走人家的老房子里。
另一个麻烦是让人见而生畏的胡蜂。走在山上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激起一窝胡蜂。“这个时候什么都别想,只能拼命跑,到最后能跟上来的胡峰只剩下几只。”程效刚很有经验,但是手腕和胳膊上还是留下了不少被蜇后的伤疤。“吃点儿苦没什么,能有这个工作我特别珍惜。”程效刚说。
现在,程效刚每年能拿到5000元工资。另外,镇安县还提出生态护林员至少要掌握一门技术。一门心思想脱贫的程效刚,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县里的林业技术培训班,板栗和核桃的嫁接、修剪、防虫都成为他精心钻研的课目。
凭借这些技术,程效刚加入了镇里组织的林业技术服务队,不到一年就给他带来近1.5万元收入。
如今,程效刚已经交了5.5万元房款。“再有一年多,就能把剩下的钱交上了,我和儿子就能搬进新家,算是实现了一生的心愿。”程效刚笑着说。
镇安县林业局副局长丁仕升说,目前镇安已精准选聘了84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森林管护总面积达418万亩。
陕西省林业厅厅长薛建兴说,目前全省已有2.3万名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到今年底还将新增4000名生态护林员。“以林业为抓手,包括生态管护、林下经济发展等多项内容在内,陕西林区的贫困人口将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