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洪光 吕兵兵
日前,第四届(2018)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毛驴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省东阿县举行。会议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承办。这也是作为“中国阿胶之乡”的东阿,连续两年举办国际驴业会议。
两届国际毛驴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的举办,发起成立了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了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多项国际合作在此达成。为解决世界驴业发展难题给出“中国方案”,推动实施挽救世界驴业危机的“东阿行动”等,一时间成为行业热门议题。为何是中国?为何是东阿县?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近年来,随着驴役用效能逐渐被农机取代,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驴业发展都在经历“寒冬”,驴存栏数量逐年减少。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绝大多数国家对驴业危机没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在欧美国家,现在留下的多数是野生驴群,少数毛驴是作为游玩时候的乘坐工具或为赛驴准备的娱乐工具,因而也鲜有从事驴业科研和驴产业链开发的人群。
在国内,驴存栏的急速下滑,受影响最大的是以驴皮为原料的中国特色阿胶行业。阿胶,因产自东阿县而得名,作为拥有100余家阿胶企业的东阿县,作为阿胶行业领军企业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面对日益严峻的“原料危机”,早已未雨绸缪、枕戈待旦。
“早在2002年,我们就提出实施‘原料战略’,在全国布局养驴基地。通过十多年来的努力,我们已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各省份以及山东聊城建立了20个养殖基地。近年来,我们又开始着眼国际市场,整合国际资源,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关注毛驴产业,凝聚国际力量解决发展共性难题。”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说。
连续多年来的奔波呼吁和挽救驴业危机的实际行动,让秦玉峰成为了一名地道的“驴倌”:提出了“把毛驴当药材养”“毛驴全产业链开发”等理念,探索出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等养殖模式,组建了全球唯一的黑毛驴冻精生产中心,启动世界首个毛驴基因测序研究课题,推动毛驴养殖精准扶贫……如今,“东阿行动”又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介绍,在以阿胶行业为主的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驴业开始走出“寒冬”,迎来“春天”。在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辽宁、甘肃以及阿胶主要生产省山东等地,毛驴养殖效益持续增长,驴存栏开始止跌回升,毛驴的功能与作用逐步转变,由役用依次向肉用、药用、乳用、保健及生物制品开发等多用途的“活体经济”转变,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政策层面也开始引导规范中国特色养驴业发展。2016年,我国先后出台的《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及《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把驴定为中国特色家畜种质资源;2017年国家将驴纳入标准化规模养殖序列;2018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全国驴品种遗传改良计划。
“产业基础薄弱,良种资源匮乏,繁殖和养殖科技落后等问题,仍然长期制约驴业健康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国才说,“因此,立足国际视角,整合全球资源,破解产业发展共性难题,既能让国际驴业资源为我所用,也能为推动世界驴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去年成立的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旨在围绕关键问题,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和互惠互利,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联盟设立了创新基金首期基金规模为5年1000万美元,全部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在本次国际毛驴产业发展论坛上,东阿阿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共同签约完成了首批“全球毛驴产业创新基金项目”,在驴遗传改良、基因图谱、繁育技术、疾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研究驴的基因图谱,推动驴的遗传改良,培育出更好的良种驴,对全世界驴业发展意义深远。中国搭建的这个驴业专业交流平台非常重要,希望全球更多毛驴专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交换意见,共享发展机遇。”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动物科学家米娜·马提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