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湖南相继遭遇特大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如何让夏季损失秋冬种补?11月21日,湖南召开全省“三冬”生产现场会,要求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服务“三冬”生产,高质高效、全面完成今年“冬种、冬造、冬修”任务。
据了解,湖南今年秋冬种任务为4200万亩,比去年多100万亩,目前已播栽面积4028万亩,完成计划的95%;秋冬修水利资金落实比较好,项目已全面启动;冬季造林整地全面展开。
虽然湖南“三冬”生产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冬种方面的困难表现为:劳动力缺乏,一些地方中、晚稻不能及时收获,田块不能及时翻耕,冬种生产进度慢,播栽质量不高;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和机耕成本普遍上涨,冬种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生产经营比较分散,规模大户比率还不高,产、加、销联系不够紧密,产业化经营滞后。
对照以上问题,参会农业系统专家分析,其实质性的原因归结为湖南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机制还不够,新型主体数量还不多,实力还不强,组织引领带动作用还不突出。经过实地调研和现场察看,湖南省副省长张硕辅“把脉问诊”,开出4剂“药方”:推进产业结构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进一步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在“三冬”生产中的推动作用,农田基本建设、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推进发展方式创新,鼓励支持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着力提升发展质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推进服务创新,在充分利用公益性农村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多元主体进入农村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三冬”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