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机械插秧面积5000亩,2006年5.5万亩,2007年10.2万亩,2008年20.6万亩,2009年36万亩,2 010年40.6万亩,2011年46.1万亩,2012年57万亩,2013年61.2万亩!九年九个数字,清晰地描绘出湖北省京山县机插秧发展的“九大步”!
京山县地处鄂中丘陵至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可谓“七山二水一分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81万亩左右。按说,在这样的山区丘陵地区推广机插秧困难重重,但 如今京山县的机插秧水平却高达75.6%,奥秘何在?
“2004年我开始种水稻,那时插秧1个工1天要35块钱,太贵了!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用农机。”永兴镇苏佘畈村的“80后”刘若峥是全国粮食生产大户,也 是京山县第一个购买插秧机的农民。
“但周边农民都没有插秧机,不知道去哪买,也不知道买回来怎么用。刘若峥说,“是县农机局帮助我买了机子,又主动提供技术服务,教我怎么用,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其 实县里最早一批买机插秧的,大多是通过政府宣传。机插秧的效率是人工插秧的15倍,省工省时,不但节省成本还能增产,政府也希望通过我们这些大户示范带动机插秧。”
京山县农机局局长钟华松说,为大力推进机插秧工作,县里下了大力气,分了几个层次。一是重点推进。在基础较好的地方实施重点推进,以点带面,辐射周边。2005年起,在 条件较好的钱场镇荆条村、曹武镇曹场村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到2011年,上述两村水稻机插率达95%,带动周边6个镇的机插秧工作。二是沿路推进。以皂当线(东起曹武,西至孙桥)、京宋线(新市至宋河)、应 随线(罗店至坪坝)、汉宜线(钱场至雁门)沿路推广水稻机插,示范线达到连片成线。三是整镇整村推进。全年在钱场、雁门口、石龙、孙桥、新市、永兴、曹武、罗店、宋河、三阳、坪坝11个镇实施“整镇推进”。在 重点镇50个村实施“整村推进”。
为把插秧机迅速推开,京山县明确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重点向插秧机倾斜,县农机局和相关经销商向购机农户共同承诺:确保购买插秧机的农户享受到五个方面的优质服务,即 确保插秧机优先享受政府购机补贴;确保无偿得到农机部门的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每台机具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确保机具补贴资金按政策到位;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插秧机参与跨区域作业,发挥最大效益。在 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力支撑下,9年来,全县插秧机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2005年的50台增长到2013年的4413台,近几年每年增幅都在500台以上。
熟悉机插秧的人都知道,要推广机插秧,先要解决育秧问题。其实在推广机插秧初期,京山县也一样面临育秧不理想的问题。
以现在水稻机插秧超过96%的曹武镇为例,刚开始推广插秧机时,很多农户并不接受,他们说:“机器非常好,但育秧育得不行,不好用”。怎么办?在县农机局的指导下,该 镇28个村和2个居委会全部成立工作专班,每个村都有培训点,通过“示范推进、重点推进、整村推进”三个办法,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我们经常把农民请来,让他们看机械作业效果,农户慢慢也形成了传帮带的习惯,会 主动告诉邻居和朋友该怎样育秧。”曹武镇党委副书记程维俊笑道。
机插秧技术的推广还催生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带动了从农田解脱出来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他们的收益。记 者了解到,以力雄、亲农、峥嵘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全县4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外出务工的1万多名农民担当“田保姆”,以“流转、托管”等方式承包耕地5万多亩。仅 力雄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实勇去年为周边农民提供以机插为主的农机作业服务,就获得纯收入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