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黄锈,因发病部位产生铁锈色的粉疮,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而得名,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我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
一、发生趋势:
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主要发生在老病区,常发区以及品种抗性较差的田块。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二、预报依据:
1、小麦品种主要以绵阳系列、川麦系列为主,对条锈病的抗病性不强。
2、发生情况:目前小麦条锈病在我区部分乡镇已开始发生,我站从2月份开始进行条锈病的普查,2月7日于甘宁镇三峡农科院小麦试验田内发现小麦锈病单片病叶,比去年早11天,较常年早26天。2月13日继续在该田块内调查,小麦锈病已开始发展,传病中心三个,传病中心平均病叶数3片。2月20日在甘宁镇黑马村发现小麦锈病单片病叶。
3、天气预报:据天气趋势,预计我区春季(3—5月)气温略偏低,降水330.3毫米左右,略偏多。有倒春寒,无春季低温阴雨,无春旱。大雨开始期偏早,在4月中旬前后。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或病团时,立即进行施药防治。
2、防治方法:25%丙环唑乳油(商品量30毫升/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商品量60-8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