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阿坝县的男孩,叫扎西,他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在家待业。阿坝实施了15年免费教育后,这个孩子顺利地进入内地的中职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了阿坝州事业人员的招聘考试,被阿坝县的一个乡政府录取,家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这是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介绍四川民族教育发展情况时,常常提到的一个故事。
两年前,在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我省全部免除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学前教育保教费和普通高中学费、教科书费,受益学生达150万人,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全面实现。去年起,我省又将“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扩展到全部民族自治地方。近三年,全省共投入12.55亿元用于民族地区幼儿园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补齐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短板。
一系列好政策,不仅让90余万幼儿、30余万普通高中生受益,更激发了民族地区群众送孩子入学的热情。朱世宏说,“如果到当地去看,最有人气的地方一定是学校。”
改革开放40年四川教育大事记
1978年
7月20日至23日,四川省举行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48万考生参加高考。
1980年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指出要抓普及小学教育,在普及的速度、质量要求和办学形式上,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基础,不搞“一刀切”。
1986年
1月14日,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990年
12月,经过检查验收,全省共有占人口数94%的168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
1996年
1月23日,“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面启动。
2000年
12月10日,省委、省政府转发教育厅、省民委拟定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05年
2月28日至3月1日,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德阳市召开。
2009年
3月2日,“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仪式在康定举行,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农牧民子女赴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就读。
2010年
颁布实施《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1年
12月,四川省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2012年
全省142个“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县规划需恢复重建的8322所学校全部竣工完成。
2015年
大小凉山彝区13个县(区)试行“一村一幼”计划。
2016年
春季学期起,民族自治地方启动实施15年免费教育。
2017年
分层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我省有2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均居全国第四。
命运之变 越来越多孩子因15年免费教育得以走进校园改变命运
我省民族地区正规的现代学校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起步晚,基础差。加之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现代技术要求低,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紧迫感不强,形成了“家长内生动力不足、政府紧迫感不强”的“宽松”教育生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渐意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后,省委、省政府把教育纳入脱贫攻坚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完善免费教育制度及各种资助政策,促进群众转变观念,形成了“政府用力,群众支持”的教育氛围。
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三学生日力木小英就是15年免费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她的一个弟弟在上幼儿园,另一个弟弟在上中学,以前每年开学时,父母总是为学费发愁,经常找亲戚朋友借钱。在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之下,日力木小英甚至想过放弃上学。
15年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后,日力木小英姐弟三人上学给家里带来的经济压力小多了。日力木小英也坚定了争取考上大学的决心。她说,自己的普通话、彝语、英语都学得不错,考上大学能进一步增强本领,以后回来为家乡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在我省民族地区,像日力木小英这样因为15年免费教育得以走进校园、改变命运的学生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不花钱就让孩子从幼儿园读到高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整体步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与全省教育相比,民族自治地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低0.68个百分点,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高0.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也在逐步提高,基本实现与全省教育同步发展。
理念之变 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家长想方设法让娃娃好好读书
甘孜州理塘县濯桑乡下汝村5岁的格绒泽西,以前每次父亲带她上县城,格绒泽西都十分羡慕城里的孩子能背上书包上幼儿园。去年9月,格绒泽西圆了“入园梦”,下汝村幼儿园建成开学了,她顺利入园就读,现在简单的汉语拼音、藏文字母格绒泽西都能认识,从1可以数到20,唱儿歌跳藏舞特别开心,这让父亲曲云十分高兴,“真没想到,我家的小孩在村里就能读幼儿园,还学到了知识。”
为了使我省民族地区农牧民娃娃更好接受学前教育,省委、省政府从2015年秋季起在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启动实施双语“一村一幼”计划。2017年将该计划扩展到甘孜、阿坝、凉山三州48县(市)及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和绵阳市北川县。
目前52个县(市、区)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的思路,采取“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形式,利用闲置校舍、村级活动室等,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4812个,招收幼儿19.7万人。该计划覆盖范围内8381个村的幼儿,基本都能就近在本村或邻村接受学前双语教育。
如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中间大、两头小、义务教育一家独大”的畸形教育格局正在被打破。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伴随着15年免费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家长们,在精准扶贫这场移风易俗的伟大革命中切身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开始主动想方设法让娃娃读书,学好知识。许多农村家长为了不让娃娃再走自己无知识、无文化、靠天吃饭的老路,省吃俭用到县城边、集镇边租房陪伴娃娃读书。为节约开支,一些家长组团租房,家长轮流照看娃娃,轮流外出打工。
如今,我省民族地区学校大多满负荷运转,对少数民族群众来说,“要我读书”早已经变成了“我要读书”。这种观念的改变,标志着民族地区教育已由“外部推动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内因的作用正在显现,重教支教的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本版稿件由邓翔沣 本报记者 江芸涵
李寰 采写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衡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