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千里陇原大地,无论是半干旱半湿润的陇南山区、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还是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走廊灌区,放眼田野,都有不同景象。
近几年来,借助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强有力平台,甘肃省农科院兰州大豆试验站针对大豆品种更新慢、种质退化严重的实际,引进新品种(系)40多个、在全省不同区域广泛开展大豆新品种引进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早、中、晚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系),并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努力,良种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7年,甘肃省大豆各类间作套种面积已发展到45万多亩。
镇原大豆试验站根据甘肃农业主要区域热量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间套作面积相对比较集中、类型多样的实际情况,总结研发和大面积推广了大豆作物与幼龄果树、马铃薯、玉米、西瓜、胡麻、向日葵、孜然等作物立体套种的栽培模式,丰富了大豆种植方式,找到了提高产量的新途径。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陇南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区,油菜收获后和冬小麦收获后复种大豆,春播大豆模式为幼龄果园套种大豆。沿黄灌区和河西灌区的大豆种植模式均为间作套种,大豆分别与马铃薯、孜然、小麦、玉米、西瓜、食葵等作物间套种栽培。基层科技人员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膜两年用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适期精量播种技术、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在大豆生产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甘肃省以大豆新品种间作套种为突破口,一举扭转了大豆生产停滞不前的颓势,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由2005年的180.3万亩,发展到2016年的230万亩,单产水平提高20%以上。镇原大豆试验站站长张国宏研究员深有感触地说:“大豆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增加了农田产出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振兴全省甚至西北整个旱原大豆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