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山大沟深、土地干旱、交通不便……一系列原因让处于浅山区的传统农业失去了“姿色”,农民们一年的收成甚至难以自足。2008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结合山区实际,以发展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山区种植业重新以玉米为代表展现出了高产、增效、增收的新态势。“物以稀为贵”,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的玉米收入与早些年传统农业收入相差无几。
官亭镇别落村、光辉村也难逃这个厄运,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土豆、小麦、胡麻等传统农业和养牛、养羊等传统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贫困户们在多方支持帮扶带动下,也渐渐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每人54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发展起了各类产业,2016—2017年,包括别落、光辉在内的官亭镇4个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吃饭、穿衣、住房有了保障,基础设施齐全了,产业也初显成效,那如何巩固后期产业,让农民更加富裕呢?除了农民自己的思考,这一问题也摆在官亭镇党委、政府面前。思路决定出路,官亭镇主动联系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让专业人员在发展特色经济农作物的道路上指点迷津。
“黄芩喜温和气候,耐寒冷,抗干旱,怕积水,对土地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很强。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优,但在山区丘陵薄地也可种植”。通过农业农村部门专家对别落村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监测,别落村各方面条件与黄芪生长习性的特点完全吻合,于是,官亭镇积极申请了统战部门的较少民族项目,扶持别落村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从此,十年九旱的别落山上350亩(23.33公顷)的田间竟破天荒地首次出现了黄芪这个“稀罕物”。冶有志是别落村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3亩(0.87公顷)黄芪的种植户,几十年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殖和外出务工。
“由于缺乏经验、土壤等原因一少部分的黄芪不太好,但是大部分长势旺盛,如果按现在这种长势来看,13亩(0.87公顷)地的产量拉平,保守地算,一亩地算750公斤,一公斤7元,除去每亩1500元的成本,那今年就可以收入4万多元,比起其他农作物要翻了好几番。”冶有志指着自家地里长势良好的黄芪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让冶有志和很多种植黄芪的村民吃了定心丸的,除了政府对苗木和化肥的保障,作为帮扶单位的青海省国资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帮扶了15吨的化肥和300亩(20公顷)的黄芪苗木,更重要的是联系好了销路问题,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黄芪成了别落村名副其实的“订单农业”。冶有志说,作为农民,只要肯动脑筋,踏实肯干,过上小康生活并不难,现在村里人对种植黄芪充满信心和希望。
张海山是官亭镇十里八村乡亲们眼中的一位能人,他的“能”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因为三年前看到了别人种植百合发家致富的幸福模样。百合生长周期长,种植成本高,很多人并不敢轻易尝试,2015年,光辉村村民张海山在首次试种中就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30亩(2公顷),尽管目前还未见效益,但在张海山的带动下,很多农民看到了百合种植的广阔前景,陆续种起了百合,如今官亭镇的百合种植已达到包括镇党委政府争取的少数民族项目支持的80亩(5.33公顷)在内的400亩(26.67公顷)。
到今年的8月份,张海山种植的30亩(2公顷)百合就可以收获,据张海山保守估计,能有50多万元的利润。说起大风险背后的坚持,张海山说,除了自身性格使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和帮助。
张海山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400亩(26.67公顷)的百合,一年7个月的锄草期,一亩地需要15个人工,每人每天发放工资60元。这样看来,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仅使种植户有了收益,周边的留守老人和妇女也在家门口挣了钱,当天在百合地里锄草的妇女白琼告诉记者,这样的务工,既不耽误农活儿照顾家里,还能挣一些零花钱,心里很满足。
发展特色农业之路任重而道远,除了因地制宜选对产业外,后期的管护、技术也是十分重要,如今,除了黄芪和百合,官亭镇还形成了薄皮核桃经济林等。经过多年探索,官亭镇党委书记隆学林在这方面也是有了自己的心得,他说,作为当地党委政府除了争取项目、农资帮扶、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更要利用冬季党员培训等做好种植户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官亭镇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走出的这一步,最大的希望是巩固贫困户后期产业,助推全镇农民增收的步伐。
“买科长,这两天的雨一停,地里就该施肥了”“放心吧,我尽快联系,早点把化肥拉到村里。”采访结束时,冶有志向扶贫工作组成员问询又一批农资帮扶的事情。不管是农民,扶贫帮扶单位,还是官亭镇党委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上的道路上,他们的初衷是一致的,他们的希望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