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史且(左二)团队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草科院供图)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棵小草能发挥多大作用。”白史且说,“你能想象吗?我们种草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7亿元。”
白史且是四川省草原科学院院长。前不久,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主持,四川农业大学参与的“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而该项目也是2017年度四川省推荐的唯一获奖通用项目。
获奖后,白史且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1月26日,他告诉记者:“荣誉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此前,国家对“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在“山水林田湖”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草”。白史且和团队正在思考如何把研究视野再扩大一些。
坚守高原30年
小草终于抓住土壤
1987年,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启动。当时23岁的四川农业大学首届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白史且还不知道,这个项目会让他的命运跟小草绑在一起。
2003年,白史且加入到项目研究中。当时的川西高原,草场已经有退化的趋势。当地牧民说,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每年因饲草料缺乏造成牲畜掉膘死亡,损失严重。
要改变生态,首先要改变草场。白史且下定决心,要让高原上的小草紧紧抓住土壤、喂饱牲畜。
实现这个目标,白史且和省草科院为主的300余名科技人员用了27年。针对青藏高原地区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等问题,紧扣优良牧草缺乏这一重要限制因素,重点对本土特色牧草资源开展系统评价,发掘创制抗寒耐旱、高产优质种质465份;选育出14个高产优质、性能稳定的牧草新品种;创建了新品种丰产栽培、加工利用及退化草地治理等配套技术体系。
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区草原植被盖度比非实施区平均高出8个百分点,减轻了草地压力,降低草原超载率,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草畜平衡。
中国农学会组织夏咸柱院士、印遇龙院士、南志标院士等9位专家对项目的评价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其中对老芒麦、披碱草、燕麦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品种选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覆盖3200万亩
直接收益47亿元
1月8日,白史且在人民大会堂接过获奖证书。那一刻,这个54岁的彝族汉子有些哽咽。“对我们这个在青藏高原的牧区县上建立起来的省级科研单位来说,要获得国家奖太难太难了,这凝聚了几代草科人扎根青藏高原27年的心血,是对草科人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寒地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肯定。”
青藏高原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草原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和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用30年种出的这棵小草,已在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的40多个县(市)推广应用3200多万亩,区域覆盖率达75%以上。在实践中,还探索形成了“政府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种、项目配套转化”的牧草新品种推广模式。
2016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出具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测评报告》认为:2003年-2015年,该项目已获经济效益达47亿元。在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共可为社会创造60亿元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为社会增加4亿元的经济效益。白史且说,测算的依据主要是增产牧草、种子的增加值收益。
另外,项目培训农牧民3.2万人次,培养本土高级专家120余名,硕博士59名,形成科研平台12个,有力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地区草牧业科技进步。(本报记者 寇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