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市场主体总量(万户)
改革开放40年各类市场主体占比变化
不同时间主要行业门类企业占比变化
不同时间各区域企业数量占比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省市场主体无论是从总量还是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是全省经济发展动力变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市场主体总量大跨越:从10万户到500万户
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共有市场主体总量大约10万户。随着市场机制逐步放开,1984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到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结束时,1988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了219.80万户;从1989年起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呈波动发展态势,最高值为1995年的272.29万户。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进入爆发增长期。2012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2016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2018年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0万户,达到了525.12万户。
可以看出,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有两个高峰期,一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全省市场主体先后突破100万户和200万户两个大台阶,但之后又过了24年市场主体总量才突破300万户大关,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期,分别只用了4年和1.5年就突破了400万户和500万户两个里程碑。
从国企独大到百花齐放:市场作用凸显
非公有制经济崛起成为市场主体增长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后,伴随商品经济的恢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禁区逐渐被打破,1978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了22643户,约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五分之一,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等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内资(非私营)企业占比近八成。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私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私营企业占比达到了12.1%,已经超过了内资(非私营)的占比。2014年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大众创业热情被激发,私营企业成为了市场主体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到2018年6月底私营企业占比达到了22.2%。
国有经济从包办一切到做强做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全省内资(非私营)企业到1998年底下降到50.07万户,之后持续推进国企改制和重组,内资(非私营)企业总量持续下降,2008年底为20.69万户,2018年6月底为13.80万户。虽然总量下降,但企业质量总体较高。截至2018年6月底,内资(非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3416.84万元,与其他类别企业相比,单体规模较大。
私营企业从零起步到创业创新主力军。1988年,四川省工商局草拟了《四川省私营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了私营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当年底共登记发照私营企业361户。私营企业呈持续增长态势,到1998年底为3.27万户,2008年底为28.62万户。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后,私营企业总量呈爆发性增长态势,从2013年底的50.42万户增长到2018年6月底的116.47万户,总量翻了一番。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开办企业成为人们创业的首选形式,私营企业也成为目前中国创业创新的主力军。
外资企业见证对外开放新格局。1983年四川省开始受理第一户外商投资企业,到1988年共有外资企业99户。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从沿海向内地深入,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人口大省,越来越受到外资的关注。截至2018年6月底,四川省实有外国(地区)投资企业数量1.15万户,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正式挂牌,外商投资企业备案与工商登记实现“一窗办理”,自贸区吸引外资载体作用彰显。
个体工商户从改革先锋到就业稳定器。1988年底,四川省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162.11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近四分之三。之后个体工商户发展进入平稳发展和调整阶段,到1998年底和2008年底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为165万户和186.59万户。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后个体工商户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到2018年6月底,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384.13万户,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市首位。个体工商户总量大增,在促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重要的就业稳定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重要载体。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底的5000余户发展到2018年6月底的95805户,十年时间增长了18倍。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居全国第七位,西部省市首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已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
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崛起
从企业主体的产业结构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省第二产业企业占比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企业主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相一致。从行业门类的占比变化来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数量占比明显下降,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和科研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产业增长明显。
区域协同:中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从不同区域的企业主体发展来看,成都经济区的总量优势明显,但与其他区域的差距有所减小,呈现各区齐头并进的特点。截至2018年6月底,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企业数量占比为73.2%,其中成都市实有企业数量占到全省企业总量的56.4%,成都市在全省“主干”作用进一步强化。2018年6月底成都市千人企业数量达到47.01户,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三个城市。
从各区域经济板块发展情况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服务业占比较高。川东北、川南、攀西经济区产业结构较为相似,第三产业占比均处于70%~75%之间。其中,川东北经济区农林牧渔业企业数量占比相对较高,川南经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攀西经济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占比较高。川西北生态保护区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占比仅为65.0%。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企业数量占比较高。从四川省内资本转移情况来看,成都企业加速投资其他经济区,上半年省内互投中,成都资本处于净流出状态,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均处于资本净流入状态。(段纪萍 刘 宏 张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