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县以深度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文旅联动、富民强县”战略,坚持以城市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构建“3+2”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新区、畅达新区、产业新区、宜居新区,县域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
创新新区
项目建设实现多点突破
“我们在创新上实施常委组团抓项目,将市县重点项目分解到8个常委组团,通过半月督导、每月通报、季度考评、半年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全面考核,逗硬奖惩,推动县领导下深水、破难题、见实效。三年来,常委组团项目实现竣工58个,投资107亿元。”泸县县委书记薛学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近年来,泸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全力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力度和效益。整合力量招引项目。创新推进“2+20+N”全民招商模式,对内统筹整合2个园区、20个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力量,对外整合企业家、知名人士、商协会等力量联动招商。三年来,全县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4个,新增引资创税企业739家,成功引进步长制药、九州通、天圣制药等上市公司3家。
精心谋划争取项目。整合原有PPP中心、重点办等力量,组建项目中心,精心研判国家政策,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向,集中精力推进重点项目包装、生成等工作。三年来,储备项目380个。
产业新区
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坚持“促转型”与“强支柱”两手抓,全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规模和层次。
加速提升工业经济。以医药产业园、经开区为主战场,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别兼任医药产业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全力打造医药、绿色食品、建筑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截至目前,“一园一区”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全县工业企业78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81.8亿元。
聚力发展建筑业。召开全县建筑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及配套实施办法,启动争创“中国建筑之乡”;截至9月,全县共有建筑企业380家,占全市建筑企业总数的26%,完成建筑业产值332.3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完成税收6.3亿元;建筑业总部正在装修,预计春节前完工并入驻企业近60家。
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加速提升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八大服务业。三年来,接待游客17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9.3亿元。
畅达新区
城乡发展走向融合协调
坚持统筹性和特色化相结合,全力提升城乡秩序、面貌和档次。
建管并重提升县城品质。出台关于加快城市发展的“一决定两意见”,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宜居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活动,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港城大道、酒香大道、龙城大道、玉蟾大道东段建成通车,县城25平方公里骨架基本形成。龙湖湿地公园一期、县城输水复线工程全面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竣工投运,智慧城市等项目快速推进。
多措并举培育特色城镇。通过培育创建、基金项目、“一镇一街三年行动”等,加快特色城镇建设。云龙被命名为四川省特色小镇,云锦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乡镇,玄滩、兆雅、立石、奇峰等6个镇被列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示范镇建设,4个特色镇基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强力补短打造美丽新村。深入实施“4+1”升级版工程,“社社通”水泥路全面完成,有望明年实现“户户通”;70%以上农村居民喝上长江水,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宜居新区
民生福祉实现普及普惠
坚持保基础与惠民生相统筹,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精准施策抓好脱贫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打好脱贫攻坚战。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减贫21950户、59274人,4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整县脱贫退出目标全面实现,成功转入巩固提升阶段。坚持一手抓退出、一手抓巩固,创新实施“五个一批”,2人以上重病或重度残疾贫困家庭享受特殊补助,出台分类扶持、贫困风险户扶持办法,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分类扶持工作,杜绝返贫和新增贫困户。
全面发力优化生态环境。出台“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定,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全力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回头看”等工作。
优质均衡发展社会事业。以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为目标,推进教育卫生“双十亿提升工程”,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二中实验学校、城东小学建成开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走在全市前列。全民预防保健不断深化,免费体检实现全覆盖;建成镇(街道)“一站一馆三区”20个、中心村卫生室40个,规范化阵地实现全覆盖。( 曾佐然 记者 庞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