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亦川
编辑 | 赵亚楠
来源| 搜狐健康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又被称为“癌中之王”。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杨志英教授介绍,这种癌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仅有30%能够通过手术治疗。
杨志英说,癌症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糖尿病、长期吸烟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胰腺癌的发病特点之一就是糖尿病,胰腺疾病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若在体检中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要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胰腺有了问题。
在胰腺癌中,胰头癌(约为胰腺癌的70%以上)可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治疗。标准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需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远端胃、胆囊、胆总管、近端小肠,总共6个部分,切除范围很大;接下,来要将剩余的胃部、胰腺、小肠、胆管吻合。这种手术还常用于壶腹癌、胆管癌、十二指肠癌、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难度很高。在上世纪术式发明初期,围术期死亡率超过50%,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期美国报告的数据围术期死亡率约为5%,在我国的一些研究中围术期死亡率也在3%—8%左右,而杨志英团队在7年200例手术中,无一例手术相关性死亡。
杨志英分析,把手术相关死亡率降到零是所有医生的共同目标,而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复杂手术,团队在手术室的技术和配合占到的比重约为1/3,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和开刀一样重要,由于术式非常成熟,因此死亡率的差距就在这一前一后的管理中。围手术期管理团队,包括麻醉科、手术室、ICU以及强大的内科各专业团队配合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在术前,患者须接受完善的指标评估,还有充分的调整,把各项指标调整到最完好的状态,因此造成平均住院日较一般手术要长;术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胃瘫、胰瘘等等,更需要医生多加防范。杨志英强调,每天一次查房并不适用于这些患者,若两次查房之间相隔24小时,那么这么长时间很可能有潜在威胁被医生所遗漏。因此,这就要求外科医生每天两次查房,不管下午的手术有多忙过后都要检查——死亡率的差别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上。
杨志英说,患者的术后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杨志英团队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随访率高达95%,五年生存率约16%,有的患者已经术后九年,可以正常生活,但这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与美国相比,我国胰头癌手术后一年生存率还要高一些,第二、三年持平,但五年生存率迅速下降,不到5%,而美国则接近30%。也就是说,除了切除病灶,癌症治疗还有很多要点,包括术后的包括放化疗、规律复查、营养管理、心理疏导等等,我国医患双方意识都存在不足,经济问题也是阻碍患者接受后续治疗因素之一,这些是造成我们国家胰腺癌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