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78年 95.7亿元
1995年 1114亿元
2004年 2252.3亿元
2015年 6377.8亿元
2017年 6963.8亿元
粮食产量
1978年 2381.8万吨
1980年 2599.7万吨
1990年 3269.2万吨
2000年 3568.3万吨
2010年 3222.9万吨
2017年 3498.4万吨
据省统计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三农”发展华章徐徐铺展开来;40年后的今天,我省农业生产力空前释放,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产品产量日益丰富。2017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963.8亿元,较1978年的95.7亿元增长71.8倍,年均增长4.9%。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聚力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筑牢粮安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12月12日,邛崃市冉义镇九龙村的高标准农田绿意盎然。“小麦的分蘖期就快到了,这两天我们都在地里查看水肥情况。”47岁的黄光伦是当地种粮大户,近年来他牵头成立了两家种植专合社,流转了冉义镇1700亩地,专种大春、小春两季粮食。
“现在种粮,既有高产创建项目支持,又有政府补贴,有搞头。”黄光伦告诉记者,通过“小麦—水稻”轮作,他每亩地一季产水稻约600公斤,产小麦约350公斤,亩产值可达2000多元。去年3月,他还和其他社员共同投资千万元建起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涵盖了仓储、烘干、培训等多重功能。“目前烘干中心已经投用,日均粮食烘干量可达400吨。预计明年开年,培训中心也可以建成投用。”黄光伦说。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四川历届省委、省政府面对耕地面积刚性减少,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的宏观背景,坚决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012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出台,我省进一步夯实“米袋子”工程,通过保粮食播种面积,抓粮食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等措施,全省产粮大县由2011年的12个增加至2017年的82个,确保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为扎紧 “粮袋子”,2017年我省率先启动“两区”划定,到2020年将完成4620万亩目标任务。这一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62.1万亩,虽比1978年减少1499.4万亩,但粮食亩产水平比1978年提高了69.7%,带动全省粮食产量2017年达到3498.4万吨,比1978年增产1116.6万吨,年均增长1.0%。
抓特色重品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
今年2月中旬,距离新鲜柠檬上市还有半年,安岳县圆丰柠檬专合社理事长代昌伟已经忙着联系经销商。今年,他的目标是要将合作社种植的柠檬销往俄罗斯和东欧。4年前,代昌伟回到老家安岳种植柠檬,他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500亩标准化果园,并配备了仓储和物流。
作为国内最大的柠檬主产区,安岳县目前柠檬种植面积达52万亩;作为“川果”的代表,安岳柠檬的品牌价值超173.6亿元。“安岳柠檬名气大,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我们回乡创业有信心。”代昌伟信心十足。
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省把做强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菜篮子”日益丰富。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6579.1万头,继续“领跑”全国。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等举措,全省特色效益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区域品牌日益壮大。
201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1026.8万吨,比1978年增长56.7倍,年均增长11.0%。茶叶总产量28.3万吨,比1978年增长13.9倍,年均增长7.2%。放眼未来,我省将积极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培育川粮、川猪、川茶、川果等十大特色产业,做强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注重要素支撑基础设施等水平不断增强
去年6月,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出炉,眉山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我省首个“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这个以中国泡菜城为核心的园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规划“一中心、六基地”产业布局。截至2017年,园区内入驻泡菜企业60余家,建成标准化泡菜原料种植基地14万亩,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70元。
“靠天吃饭”是农业发展的“千年定律”,为打破这一局面,必须强化农业生产要素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到2017年末,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增加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亿方,新改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7319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4530.0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4102.8万千瓦,增长11.9倍,耕种收的农业机械实现从无到有,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57.0%;全省超过80.0%的村通宽带互联网。
放眼未来,我省农业将坚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力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30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50个以上。(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