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新政将实施 电商布局万亿进口消费市场

2018-12-19 21:25:32浏览: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新政将实施 电商布局万亿进口消费市场  扩进口、降关税多重利好密集袭来,2019政策礼包有望再加码  2018年对跨境电商进口企

新政将实施 电商布局万亿进口消费市场

  扩进口、降关税多重利好密集袭来,2019政策礼包有望再加码

  2018年对跨境电商进口企业而言,是具有相当分量的一年。过渡期后政策的落地,让企业吃了“定心丸”。在新政开始实施的一年,面对已经开启的万亿进口消费市场,无论是电商企业还是新扩围的综试区,都已经积极准备新的布局。2019年,在政策利好和消费升级大背景下,跨境电商有望迎来新一波的发展热潮。

  新政实施在即 企业备战

  明年1月1日起,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将正式开始实施。岁末年初之际,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备战“过渡期后时代”的到来。

  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前不久过渡期后新政发布,正面清单公布,让企业吃了“定心丸”。过渡期后新政,也就是2018年11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释放出“延续”“扩围”“提额”三项实质性重磅利好,即从2019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并将政策适用范围从15个城市再扩大22个城市,产品范围也扩围新增63个税目,将单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万元提至2.6万元。

  此前,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已经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延长。“如果说要梳理我国跨境电商进口的发展脉络,2018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标志就是新政的发布,使得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开始正式步入“过渡期后时代”。一直以来,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就存在不少争议。而新政明确了跨境电商监管将区别于一般贸易这一点,某种意义上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新增加63个税目商品,提高单次交易限值和年底交易限值,以及“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相机调增”,都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多重利好齐至 资本布局

  2018年以来,我国三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海关等出台提升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措施等,也都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不仅仅是政策红利,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带动下的跨境进口市场迅猛增长,更是为跨境电商带来广阔商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预计,2018全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19000亿元,同比增长26.7%,用户数量将达8800万人。

  在政策利好和市场扩容等多重利好之下,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展开积极布局。苏宁国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跨境电商市场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并会成为跨境网购的主流。而随着95后消费人群的不断增长,除了国内市场上现有的海外“爆品”之外,更多新奇有趣的海外“潮品”将是未来跨境商品引进的新方向。天猫国际也表示,通过其搭建的商业操作系统,推进海外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孵化新品,改造全球供应链,来进一步适应中国消费升级趋势需求。

  除了上述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布局,还有“社区+电商”等不同类型的平台主体也在跑步进入这个市场。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行业已披露的融资额累计超30亿元人民币,包括小红书20.8亿元、海拍客3.4亿元、行云全球汇3亿元、别样1.3亿元等共八起跨境进口融资。

  展望2019年,鼓励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的更多政策礼包还在路上。记者了解到,多个部委已经联动酝酿更为完善的后续监管政策。日前,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跨境电商进口新政的实施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在跨境零售进口正面清单调整方面,将充分考虑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增加老百姓生活方面迫切需要进口的商品。海关总署还表示,将根据需要,对电商的系统进行升级完善,确保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加快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商政策规范体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记者表示,在政策及管理层面,各部门要制订涵盖主体、关、检、汇、税、支付、物流等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包括便利通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等系列基础信息的标准体系和接口规范,为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及管理服务提供标准化指导和规范。此外,新技术的利用也将助力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王文博  孙韶华  秦悦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对抬头纹多的人好点儿!不只显老,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也比你高

上一篇:

中国CDC营养与健康所张兵:不长胖不蛀牙,孩子这样吃零食才健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