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仔猪是仔猪从断奶后到转入生长育肥期饲养阶段的仔猪。处于保育期的仔猪,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而且由于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饲养管理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仔猪由哺喂母乳为主并补喂部分饲料转入到全天候采食饲料。仔猪在保育期,由于受原发性感染疾病、继发性感染疾病以及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常常会面临着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给养猪场户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明显,除因仔猪发病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外,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仔猪不仅长期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给养猪场户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发育缓慢以及给生猪的管理带来不良循环等严重后果。养猪场户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应对措施,才能取得防控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实效。具体来讲,应做好如下应对措施:
做好保育仔猪饲养的准备养猪场户在保育仔猪入舍前,应事先准备好仔猪保育舍、饲槽、饮水器、取暖设备和光照设备以及仔猪料和常用的药物等,并事先将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热碱水刷洗,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仔猪保育舍用清水冲扫干净,待风干并放入保育仔猪用的各种用具后,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密封消毒12小时~24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在保育仔猪入舍前12小时调试好各种设备,并将舍温预热至30℃左右即可将保育仔猪入舍(此后舍温以每周降低3℃~4℃,直至降到22℃~24℃为宜)。相对湿度在65%~75%
做好仔猪保育期的环境控制养猪场户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前做好环境控制,以找到适合于本场户对保育仔猪舍内保温和通风换气等有利于环境控制的有效办法。遇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除适时开启门窗增大猪舍内的自然通风对流外,对标准化猪舍可配置风扇或风机,并适时开启风扇或风机通风换气,保持保育舍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在65%~75%。给保育仔猪舍内通风换气,可在中午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适时开启门窗进行,门窗的开启幅度应逐渐从小到大进行,直到最后将门窗开启为半开放状态。养殖场户切不可因保育仔猪舍内空气污浊而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接吹入保育仔猪舍内,如使保育仔猪舍内室温突然下降,则极易诱发保育仔猪发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尽可能避免保育仔猪的应激因素养猪场户应根据保育仔猪的营养需要合理地配合日粮,供给保育仔猪营养全面且均衡的饲料,以保证猪群生长发育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保育仔猪的管理上,保育仔猪进舍时,应按公、母、大、小、强、弱分群,其同群的仔猪日龄相差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7日龄以内;如能按原窝转群则更好,以有利于稳定仔猪的情绪,减少应激,避免恃强凌弱、相互争斗造成仔猪伤害;保育仔猪的饲养密度以每栏控制在10头~15头为宜,在夏季其每栏的饲养数量可适当地减少,冬季则可适当地增多,以利于仔猪相互取暖,同时每头仔猪应有0.6平方米~0.8平方米的活动空间;经常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注意猪舍内的保温和通风换气,尽可能降低猪舍内的氨气浓度,以改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实行保育仔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母子间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机会;尽量减少猪群的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保育仔猪的应激因素。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育仔猪预防性用药方案针对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特点,养猪场户除应合理地制定仔猪的免疫程序,适时给仔猪免疫接种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弱毒菌或灭活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起保育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外,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育仔猪预防性用药方案,以预防保育仔猪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的继发感染。根据生产实践,现推荐预防用药方案如下:
在母猪分娩前后7天,为降低母猪呼吸道内支原体的含量,减少仔猪在产房内早期感染支原体的机会,可在母猪的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25克、强力霉素100克,或拌入80%支原净125克、12%克痢平2000克、碳酸氢钠(小苏打)1000克,或拌入80%支原净125克、磺胺异恶唑500克、TMP100克、碳酸氢钠(小苏打)1000克,于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连续饲喂。
自仔猪14日龄开始,为控制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的感染,可在仔猪的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90克、阿莫西林(纯粉)150克、10%硫酸粘杆菌素1000克,连续饲喂至仔猪换料,或在仔猪的每吨饮水中拌入100%支原净100克、阿莫西林100克,每隔7天持续饮用7天,直至仔猪断奶换料为止。
仔猪断奶进入保育阶段,为控制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并减少出现瘦弱仔猪,可按仔猪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80克、强力霉素120克,于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7天,同时配合在每吨饮水中加阿莫西林粉150克,连续饮用14天;或按仔猪每吨饲料中拌入80%支原净100克、10%氟苯尼考80克,于仔猪断奶前后各饲喂7天。仔猪在转群时也可参照此药物预防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