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民合作社营业收入社均约为1857.52万元,能够带动入社农户户均增收2000-4000元的合作社达到40.2%,增收4000-6000元的达到16.9%。
合作社既可以作为生产主体,又可以是服务主体,还能够联结其他经营主体,可谓是一专多能。那么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农业合作社如何更好地带动农民适应发展、致富增收?来听听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怎么说。
说起合作社,大家并不陌生。一直以来,农业合作社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组织。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飞速发展,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不可缺少的桥梁。
说起合作社的好处,首先它可以集中搞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可以供销一体,大大降低成本;第三针对销售这块,如果单个农户找销路的话,会有些难,而合作社就不同了,它在谈合作找销路时,胜算就相对会大一些;同时,合作社更容易拿到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还有就是如果合作社自身经营好了,还可以拿到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和一定的补贴……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把发展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解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抓手。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创优发展环境,引导规范发展,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比如新疆地区就把扶持农民合作社、扶持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作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实现精准扶贫;山东省部分县市积极帮助合作社发展壮大,积极拓展增收渠道。据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半数农户已加入合作社,而截止到今年年初,山东省农民合作社达到18.6万家;而在山东济宁,更是出现一家合作社带动千名农民致富的好消息。
那么,合作社如何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我觉得首先要以技术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因为合作社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合作社要为广大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现场观摩活动,使广大农户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优势。
二是要以购销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合作社可以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解决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让农民抱成团闯市场,让成员能够在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等方面享受更多实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协议,保证农户能够在购销领域享受部分优惠,并且保证这些农户的农产品顺畅销售,以此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要以产后增值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相比单个农户,合作社在产后储藏、初加工等方面有更多优势,所以合作社要对外提供储藏和加工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社的收益和农户的收入。
当然,现在合作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发展态势也不太成熟,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行业自身的不断调整,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修订完成,合作社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有序。
展望未来,合作社会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织载体和经济力量。有业内人士也分析指出,合作社要想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关键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上的优势,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让农民们的钱包也逐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