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蚕是作为现代农业上的特种养殖,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利益,蚕可以入药,蚕不用的入药方式能够治疗不同的疾病,蚕的茧一俄还能够做成丝织品,所以蚕养殖本身就很有经济价值的,那么怎么利用大棚养殖呢? 1、大棚养蚕一般采取地蚕条桑育或地蚕片叶育的饲育形式。顺大棚方向设置2排蚕座,中间通道宽0.8m左右,便于操作即可。 2、大棚养蚕时,由于室外饲养,易污染、虫害多,特别易受老鼠、蚂蚁、蛤蟆等为害。因此,特别要重视消毒工作。移蚕前,防病措施按常规进行,坚持每天撒新鲜石灰,重点做好灭蝇工作。在蚕人棚前7天左右要对大棚进行消毒。首先要进行地面消毒,削除10era左右表土,换上新土,然后用含有效氯1% 的漂白粉溶液消毒棚内及大棚四周地面。为防止有消毒死角,可密闭大棚,再用毒消散进行熏烟消毒,消毒后,通风换气,7天后方可使用。小蚕1~3龄在蚕室蚕匾饲养,4龄开口第2天后移至大棚。入棚前大棚四周及棚内地面撒上一层氯丹粉或灭蚁灵,再撒上一层新鲜石灰粉。 大蚕期特别是5龄第4~6天是蚕病易发期,因大蚕期地蚕育不除沙,坚持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和棚内地面消毒,稀放蚕,保持蚕座干燥卫生,防止发热、发霉,诱发感染蚕病。大棚养蚕蝇蛆危害较大,须及时添食或体喷灭蚕蝇。如果发现僵病,要用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3、移蚕及进棚移蚕前先要平整、踏实地面,清除虫害及杂草,再用消特灵严格消毒。然后在地面上撒一层新鲜石灰,以便今后管理,蚕头密度不宜过密。大棚养蚕一般是对小蚕实行共育,4龄、5龄第2天进棚。由于起蚕对环境抵抗力差会影响蚕的体质,4龄进棚的,也可先放在蚕台或蚕匾内饲养。 4、大棚饲养强调通风,上铺碎稻草或报纸垫底,撒上桑叶,蚕移上地铺,按常规每天3~5次育饲养,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每日3回。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可给下一回桑。但还应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合理调节给桑量和给桑次数。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或消特灵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 5、大棚养蚕往往遇到温度过高或过低,昼夜温差大的不良环境。棚内温度早秋最高可达38℃,晚秋最低在l8℃ 以下,夜间和阴雨天棚内湿度大.蚕座潮湿,要适时做好棚内的温湿度调节,才能保证蚕儿正常生长发育。 塑料大棚的温度调节,要根据天气实况采取措施,使蚕在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通常晴天,在日出后,棚内温度升高,上午9时达到饲育适温,这时就要掀开大棚两端或四周的棚膜放风,避免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均匀一致。若棚内温度过高时,掀开两头薄膜,检查防蝇网是否安全,以保证棚内降温通风并防止蝇进入棚内,在棚顶覆盖草帘或加覆遮阳网,并在草帘上喷洒凉水进行降温。下午5时左右,棚温降至饲育适温时,逐步放下棚膜,并覆盖草帘保温。另外要根据实时的天气状况,风向、风力大小,适当掌握掀膜时机程度,合理控制风量,做到棚室温度高温不过3O℃ ,低温不低于20℃。如果遇上阴雨天和晚秋蚕期温度过低时,可以利用电热线等进行加温。 养蚕大棚湿度的调节对蚕茧产量高低也非常重要,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要掀开两头薄膜放风排湿,在蚕座上撒上石灰粉或草木灰,进行吸湿。降温排湿时,要防止强风直吹,造成蚕头分布不匀和加快蚕叶干萎。当棚内湿度过小时,桑叶易干瘪、萎凋,可采取晴天中午巧吃湿叶的办法,同时多用漂白粉、消特灵液,不仅可以补湿、降温,还可以防病。 6、上蔟环节是劳动强度大、人力集中的关键时期。要着重抓好自动上蔟和蔟中保护工作。棚内温度高,蚕儿食桑快,老熟快,要提早准备好蔟具,蚕儿见熟前,撒一次新鲜石灰粉,同时,用灭蚕蝇体喷1次,老熟1O%后使用蜕皮激素添食,添食叶粗切,薄喂一层。条桑育的改喂片叶,使蚕座平整,避免熟蚕在蚕座残条中结茧。 上蔟前一天傍晚,给一层桑叶后,在蚕儿大批见熟时,在蚕座上依次平放方格蔟,等到熟蚕基本行满方格蔟时,将蚕蔟提起挂到架子上,同时要注意及时翻蔟,还要注意遮光,以避免过熟及光线过强而造成损失。熟蚕上完后立即清除蚕沙,打扫大棚,在地面上撒一层石灰,吸湿消毒。并迅速搭好上蔟架,待蚕大部分入孔营茧,茧衣形成后再将蚕蔟移人棚内按标准搁挂。在蚕儿从上蔟到结茧的这段时间,温度应保持在25~27℃ ,并注意进行通风排湿,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为保证蚕茧有好的解舒,簇中应注意通风,严防环境闷热导致不结茧蚕发生,以提高茧质。 养蚕其实并不是很难,但是,想要使得蚕能够更好、更健康的生长的话,还是要花一些心思的,掌握养蚕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也还要掌握一些疾病的防治,这样的话养殖蚕就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