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麦播季节,常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小麦晚播。尤其今年,9月份雨水较多导致我省大部分地区秋作物成熟收获期推迟,影响小麦的适期播种。晚播小麦往往冬前苗龄小,开春后抽穗、开花延迟,成熟过程缩短,且后期易受干热风和锈病的侵害,千粒重降低,对产量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选弱春性品种
弱春性品种发育快,生育期短,春化时间短,幼穗分化、灌浆速度快,易成大穗,成熟较早,适宜晚播。适宜我省晚播的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偃展4110、豫麦70等。
晚播小麦要施足底肥,增施速效氮肥,补充磷钾肥,做到促苗早发。可每亩底施有机肥2~3立方米、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用尿素2.5公斤作种肥或表层肥。农家肥不足时,可增施饼肥50~75公斤,有机肥或碳酸氢铵要翻耕底施,磷肥要撒施,尿素可与种子混合施用,但一定要均匀,且不可过量,以免烧根烂芽。
晚中求早抢时播种
尽量早腾茬、早整地、早播种,预先送农家肥到地头,实行简易整地法,减少犁地次数,或浅耕灭茬播种,力求晚中求早。播量可加大为每亩12.5~15公斤,基本苗数控制在20万~30万,以主茎成穗为主、分蘖成穗为辅,争取较多的亩穗数。晚播小麦催芽播种,可促苗早发,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5~6小时,捞出晾干播种,可比干籽播种早出苗2~3天。也可用20℃~25℃的温水浸泡小麦种子24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堆成30厘米厚的种子堆,每天翻动几次,在种子胚部露白时摊开晾干播种,可比干籽播种早出苗5~7天。适当浅播,小麦能够早出苗、早分蘖,是争取晚播壮苗的有效措施,播深3厘米左右即可。晚播田常因抢时而整地粗糙、土壤桥空,镇压可使小麦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墒出全苗。因此,在晚播小麦播种后最好进行镇压,以促进晚播小麦生长,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
加强管理,促苗壮穗多
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返青期促小麦早发快长的关键是提高地温,管理重点是镇压划锄。
小麦起身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加快,对肥水的需求增加,水肥充足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增加穗粒重。一般晚播小麦追肥时期以起身期为宜,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磷肥不足的,每亩可补施磷酸二铵10公斤。地力较好、基肥充足、麦苗生长较旺的麦田,可推迟到拔节后期追肥浇水;群体不足的晚播小麦,应在返青后期追肥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增生。
晚播小麦要浇好灌浆水,以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以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千粒重。另外,要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蚜虫。
苗期追肥分类最划算
一类苗是壮苗,二类、三类苗是不同程度的弱苗,旺苗是群体过大的旺长苗。
一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万~80万,叶色正常,植株健壮,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二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万~60万,群体偏小,应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其中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群体适宜的麦田应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三类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旺苗,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应中耕镇压,减少氮肥施用。在拔节后期每亩施尿素8~10公斤。
控制旺长能早则尽早
播种偏早、播种量大、施肥过量等,都容易导致麦苗疯长,冬旺现象严重。小麦冬季旺长不仅容易遭受冬春冻害,轻者枯叶死蘖,重者冻死幼穗,中后期易造成倒伏,而且还易发生病害,如春季多雨、光照不足条件下极易造成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流行。
如何确定越冬前小麦是否旺长?可以从个体形态、群体状况及生育指标上判断。近看麦苗,叶片长而大,叶鞘长而薄,假茎长而扁,叶片披散,植株很高;远看郁郁葱葱,麦田封垄,不见行间;群体总茎蘖数70万个以上的麦田可视为旺长麦田。
控制小麦冬前旺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早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6~8厘米,切断部分根系,减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以控制地上部分徒长。
2.晚浇冬水。冬灌过早,因气温相对较高,可加速麦苗生长,易形成小麦旺长。麦田冬灌时间一般掌握在小雪前后,日平均气温7℃~8℃开始,4℃~5℃结束,田间标准以“夜冻昼消”为宜,既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又预防小麦旺长。
3.镇压。用石磙或机械,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以后,无霜冻时镇压1~2遍,暂时延缓小麦叶片和叶鞘生长,控制分蘖过多增长,同时可以破碎坷粒,弥合裂缝,保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镇压时应注意顺一个方向,不可反复镇压。
4.化学调控。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按配比说明对水稀释后喷雾,使植株矮化,叶片变宽增厚,光合作用增强,防止徒长,促进分蘖,茎部茎节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