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我省旱情严重的影响,把受旱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省土肥总站在总结各地开展稻草覆盖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制订出《稻草覆盖番薯综合增产技术》、《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稻草覆盖冬种大蒜栽培技术》,以指导我省各地稻草覆盖农作物技术的开展。
稻草覆盖番薯综合增产技术
一、技术原理
稻草覆盖番薯综合增产技术是在整地起畦、合理密植、适时栽插的基础上,利用稻草覆盖畦面,科学合理肥料,做好病虫防治,从而起到夏季遮阴、保湿保温,有效防止薯苗受晒灼伤、落叶和死苗缺苗,提高成活率,促进早根、早分枝、早结薯,促进薯块的有效生长和膨大,从而提高番薯的产量、改善番薯的品质。
二、覆盖稻草技术措施
1、整地起畦
早稻或晚稻收割后,或者原来是迹地的应及早犁畦整地,深犁幼耙,组织人力起畦,用锄头把畦面的泥块打碎,做到畦面平整、内粗外细;畦的走向以东西走向为佳,整理成横畦短畦,畦型以“平肩饱腰”形状为好。每畦包沟1米左右,高0.4米,畦面宽0.3米。
2、适时插苗
起畦后应趁畦面湿润,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插苗,插苗时选用薯藤苗第一段和第二段长20厘米左右的短壮苗进行栽插。
冬薯要在10月中下旬种植,力争早种。如果出现暖冬的情况,可适时延迟。
3、覆盖稻草
栽插薯苗后即用稻草覆盖在番薯畦面,一般每亩番薯地需覆盖1—1.5亩稻草(约400—600公斤),均匀覆盖畦面。
盖草方式有三种:一般采用稻草与畦的走向垂直,横盖于畦面;第二种是稻草在畦的两面成“人”字形复盖,草头朝下,草尾向上;第三种是用直草覆盖,即稻草与畦的走向一致,从畦顶盖至腰部。根据实践证明,增产效果较好是采用第一种盖草方式,田间操作方便;如果薯畦面较大,稻草较短的可采用第二种方式,其用草量较多,修沟操作不方便。
4、抓好栽苗后薯苗的护理
薯苗成活后让苗心自然伸出草面,或插后三、四天用竹枝轻揭稻草,使苗心伸出草面,稻草则留于畦面,让其自然腐烂。一个月内不必中耕锄草,一月后结合修沟培土一次即可。
三、配套技术
1、抓好肥料施用和水分管理
肥料施用必须做好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壮藤肥;肥料品种以有机肥为主,重施钾肥,氮、磷、钾肥施用纯量比例为1:0.5:1.5。水分管理要尽量保持土壤湿润。
施足基肥:在起畦时即于畦中施入土杂肥或粪肥每亩125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复合肥10公斤、钾肥7—10公斤,注意基肥必须施放在畦心。
施好苗肥:插苗后亩施稀粪水750公斤或尿素2.5公斤兑水进行穴施。
重施壮藤肥:可在栽后40天左右结合培土每亩用腐熟人粪尿750—1500公斤拌草木灰60公斤或尿素3公斤、钾肥6公斤挖穴施下。
2、防治病虫害:在中期(植后60天左右)进行清沟,将沟底土壤盖于畦尖藤头上,减少小象鼻虫的为害,同时防治薯茎螟,后期要防治鼠害。
四、适宜地区
本生产技术适应于耕作制度采用“稻—薯—菜”或“稻—稻—薯”的一年二熟或三熟地区,在沿海地区和半山区增产效果明显。
五、效益分析
(1)番薯盖草可以起到显著的增肥改土效果。据汕头市南澳县羊屿村测定,从1982年开始连续实施6年后,土壤有机质从2.44%提高到3.31%,增加0.87个百分点,增加幅度达到36%。
(2)节省劳力投放,节约生产成本。据南澳县农业局测算,番薯覆盖稻草后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10.6元;惠来县华湖镇华谢村核算,每亩可节省10个劳动工日。
(3)覆盖稻草后可改善田园小气侯,冬天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据南澳县测定,盖草后0—5厘米土层的土温比无盖草高1.1—1.8℃,0—15厘米土温可提高0.8—1.1℃。
(4)提高番薯产量,实现增产增收。据汕头市农业局对该市12个点的验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稻草覆盖番薯后平均亩产达3790.7公斤,比没有覆盖稻草的对照区亩产3343.3公斤亩增447.5公斤,增产13.4%;据电白县马踏镇对稻草覆盖冬番薯的表证结果,亩产鲜薯1637.2公斤,比不盖稻草增产38%(大田增产幅度在21.3—62%),每亩增加产值210—341元(按每公斤薯0.60元计),扣除每亩增加成本80元,亩增纯收益130—216元。
由于这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目前潮汕地区利用稻草覆盖番薯的面积已占番薯种植面积的七至八成以上,部分乡镇已全面推广。
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技术原理
稻草覆盖马铃薯后,减少了水分蒸发,保持土壤的湿润,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抗旱能力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温度,夜晚土壤内外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的形成与膨大;防止杂草丛生,减少除草次数与工序,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有效防止大雨或暴雨冲刷畦面,伤害作物茎叶,有利薯苗安全生长,提高成苗率;改善田问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做到少施农药或不施农药,并减少薯块青皮率,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二、栽培技术主要规程
1、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高产无病毒良种,调种前先到种子产区进行种子检疫。播种前进行薯块处理,即切芽时刀具要用杀菌剂消毒,每切一个薯块要消毒一次,避免病薯互为传染。
2、起畦栽种。将原茬地犁土起畦,畦面宽度1米左右,犁地起畦时要打碎泥土,利于薯芽出土齐苗,便于管理。种植时每亩需种量(薯块)75公斤左右,一般每亩种植3000—4000株。
3、重施基肥。基肥一般在起畦时一齐施下,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2500公斤。
4、覆盖稻草。栽种后趁畦面湿润立即覆盖稻草,每亩覆盖稻草量以一亩水稻田的稻草量覆盖一亩马铃薯为宜,亩盖草量大约在300—400公斤左右。盖草后淋一次水或覆盖少量碎土泥压实稻草,防止稻草被风吹起。
5、抓好追肥和水分管理。马铃薯施肥以中氮低磷高钾为原则,在苗期、结薯块初期和薯块膨大期分三次施用追肥,以勤施簿施为主,追肥总量为每亩18—20公斤尿素、氯化钾25公斤。前(齐苗期)期、中期(结薯块初期)追肥量占总量的70%左右。种植后灌一次跑马水,平时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6、抓好病虫害防治。主要抓好防治蚜虫和病毒病的传染。
三、效益分析
1、提高土壤肥力。从1992年连续稻草覆盖至1996年,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全氮由0.1%上升为0.12%,碱解氮由107.1ppm上升到135.8ppm,速效磷由30.3ppm上升到98.7ppm;速效钾由74.3ppm上升到130.2ppm。
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提高马铃薯品质。覆盖稻草后亩增马铃薯160公斤,增产17%;青皮率比不盖草减少6%;出苗率提高4.1%;每亩减少淋水、除草等3—5个工日。另外,覆盖稻草后的马铃薯迹地第二年早稻比冬闲田的早稻亩增稻谷50公斤。惠东县平海镇平均每户种植3—4亩马铃薯,人平增加产值1235元。
四、典型实例
由于稻草覆盖冬种马铃薯效果显薯,目前惠东县平海镇已全面推广稻草覆盖马铃薯,1996年稻草覆盖率达100%,其中马铃薯1.15万亩,蔬菜0.5万亩,冬种产值达4000万元,占1996年种植业产值的48.9%;冬种平均亩产值2200元,占1996年度亩产值的61%。仅冬种一造,全镇农村人平收入实现2400元,占1996年度人平总收入38.3%。
稻草覆盖冬种大蒜栽培技术
一、技术原理
稻草覆盖冬种大蒜栽培技术是根据大蒜喜湿润忌渍水的生长特点,利用冬季光温和土壤条件的优势,在种植大蒜后覆盖稻草,改善了土壤表层的环境条件和园区小气候,调节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及肥料流失,抑制杂草生长,为大蒜创造一个适宜生长发育的田间条件,促进大蒜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从而提高大蒜产量。
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土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砂壤土或潮砂坭田,前作为晚稻。干旱的砂质土和低洼易涝田不宜种大蒜,中性和微碱性土壤有利于大蒜生长。
2、整地起畦,施足基肥。在晚稻收获后,将原作地深犁细耙后,使土壤细碎平整,每亩施有机质土杂肥2000—2500公斤、花生麸6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经提前堆沤腐熟)、草木灰50公斤,撒施后再耙匀,然后起畦,每畦宽度1—1.2米,沟宽15—20厘米,畦高20—25厘米。
3、选种播种。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良种,将选用的原种蒜头掰好,去掉蒜瓣外衣,剔除病瓣。播种前开3—4厘米深的播种沟播种,株行距11×13厘米,亩播种4万株。冬种蒜力争早种,一般在“霜降”左右播种,播种后覆土盖种压垄。
4、抓好化学除草后覆盖稻草。播种后三天左右每亩用乙草胺7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畦面进行化学除草,然后进行覆盖稻草,每亩用干稻草250—300公斤均匀覆盖畦面,方式可以是直接铺盖或撒盖,以不见表土层为标准。
5、抓好肥水管理。当大蒜长到3—4片叶时,亩施进口复合肥l0—12.5公斤;到9—10片叶时,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和氯化钾5—7.5公斤,以适应植株旺盛生长的需要,并增大茎盘宽度,使鳞芽尽快长成蒜瓣,每次施肥后应及时灌跑马水。大蒜生育过程应保持田问土层湿润,遇旱要及时灌水,到蒜头膨大定型后,应节制灌水。
6、适时收获。在大蒜叶片变黄开始萎蔫时可收获,尽可能选择晴天和干燥天气采收。
三、适宜地区或条件
由于本栽培模式是在收获晚稻后再种植大蒜的,因此,本栽培模式适合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地区,对于灌溉不方便或干旱地区的砂质土不适宜。
四、效益分析
实施稻草覆盖后,一般亩产干蒜470—550公斤,比不盖稻草(其他条件相同)亩产390—445公斤,亩增产80—105公斤,增产20.5—23.6%;而且蒜头质量提高了,市场售价每公斤可增加0.8元,同时稻草覆盖后可提早7—10天上市。
由于效益显著,目前吴川市振文镇冬种大蒜已基本推广稻草覆盖大蒜,面积已达2700亩,振文镇低垌管理区陈屋村陈华尚采用稻草覆盖大蒜亩产干蒜478公斤,比没盖稻草亩产392公斤亩增产86公斤,增产22%;覆盖稻草的亩产值3059.2元,比没盖稻草亩产值2195.2元,亩增收864元,增长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