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番石榴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地区,16~17世纪传播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约17世纪末传入我国。果实为浆果,卵形或洋梨形,果径3~9厘米,宿萼,果面淡黄至粉红,肉白、黄或淡红,种子多数,小而坚硬。番石榴果实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主要栽培品种有早熟白、胭脂红、七月熟、台湾东砵番石榴、吕宁番石榴、小溪番石榴、十月番石榴、四季番石榴、泰国大番石榴等。
2 贮藏特性番石榴是高度易腐的水果,极不耐贮藏,在常温下放置1~2天就失去新鲜的风味和降低维生素C含量。
3 贮藏病害生理病害:冷害:冷害的发生率和程度与贮藏温度和时间有关。番石榴的最低安全温度是5℃贮藏8周。冷害的外部症状包括表皮变褐、凹陷且易腐烂,内部症状表现为果肉的白色部分出现褐斑,果肉颜色变淡。受冷害的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上升。在5℃以下贮藏,2%O2有助于减轻冷害。外皮烫伤:症状为表皮出现褐色烫伤状斑块,果肉和白层部分无症状。严重时,斑块处长霉。2℃贮藏8周后,症状变明显。在较高温度下贮藏,症状更早出现。番石榴的烫伤斑可能是由于酚类物质的氧化引起。迟采果实产生汤伤斑的敏感性较早采果实低。病理病害:番石榴炭疽病:该病可危害枝梢、花和果实,引起梢枯、落花和烂果。幼果不发病,将近成熟的受害青果,表面上先出现针头小斑,进一步扩大为深褐色圆斑,下陷,中心着生黑色子座,在潮湿条件下溢出奶油状粘液或中心产生朱红色粘质粒。几个斑点联成大斑。病果上的病菌在贮运期继续为害。病原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属真菌。番石榴焦腐病:真菌病害,多先自果实两端开始发病,以成熟的果实发病最多。病斑近圆形,后期暗褐色至黑色,皮锼,最终整个果实变黑,干痼,果肉亦呈褐色至黑色,严重时也使枝条变黑枯死,病部后期通常长许多黑色小点(病原菌)。泰国大番石榴很不抗病,可结合炭疽病一并防治。
4 贮藏工艺掌握随熟随收,盛产期每日或隔日 采收一次。作鲜果销售的,以果色浅黄或向阳部微红,有香味时采收,远运的不待完全成熟,皮色尚白时采摘,如转红则不耐贮藏。广东出口的番石榴按果实大小分为三级,一级果16个/公斤,二级果18~20个/公斤,三级果22~24个/公斤。以近萼处及果肩部现红色的为合格。包装窗口多用高80~90cm纺织坚固的竹箩,每箩约装20~25kg。箩的四周围以整片芭蕉叶、叶中脉较粗硬,可先揉软,箩底尚可加垫新鲜番石榴嫩梢,以免压伤果皮,果实分层排放,果微带倾斜,萼部向上放置,以免萼片刺伤上层果,最上层果采时带2~3片叶,以增加美观,上盖嫩枝叶一层后加上盖捆绑,用色漆写上果品名称及产地,即可远运。由于番石榴很难保鲜,因此采后应发行量缩短果实的运输时间,减少机械伤,最好用航运,白天运输要避免太阳直晒。果实不要过熟采摘。运到加工厂后要立即加工或冷藏。贮藏温度5~10℃,RH90%下可贮藏2-3周。温度低于5℃,番石榴受冷害,会引起果肉损伤和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