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加快,节约已经成了全民族的重要话题。在化肥行业,节约问题也正在引起全行业普遍重视。
这里,有两点要强调:一是化肥节约,就是化肥生产的节约;二是节约化肥,就是节约施用化肥。
先说化肥节约。作为高耗能产业,如何降低煤、电等消耗,是化肥行业节约生产的主要方向。而要节能降耗,最重要的就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强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拿以煤为原料的氮肥生产来说,我们虽然早已拥有比较成熟的工艺技术,但消耗仍过高,因此一直是这个行业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几十年努力,许多技术成果———'两煤变一煤'、新型垂直筛板塔等,已经或正在这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重大节能降耗效果。这是个巨大进步。
但作为氮肥生产关键的煤气化技术,国外早有成熟的德士古、壳牌,以近乎'天价'待价而沽,而我们却还没有根本性突破。但从氮肥发展趋势看,烟煤和无烟煤、粉煤和块煤'通吃',生产更节约、更洁净,肯定是发展方向。随着这项技术门槛的降低和国内开发速度加快,我国氮肥工业生产工艺将面临一场革命———煤气化技术革命。企业技改,现在就应该考虑到这个可能发生的大变化,在工艺和装置上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既可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便利,又可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创造条件,达到眼前与长远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化肥技改热中,有人想得更多的是扩能,对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能决定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和工艺,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还在上早已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老工艺、旧设备。这样的扩能,化肥生产技术非但没有先进性,反而落后了,技改成功之日,就可能是企业整体效益和实力丧失之时,并没有多大意义。
决定生产是否节约,除技术、规模外,还有管理、原料、运输等方方面面因素。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坚持'多管齐下':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比价采购,设立节能降耗奖,改烧碎煤、自办运输等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使成本降低又对社会负责,争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高。
化肥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而任何资源和能源都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近几年来,化肥生产主要原料———煤炭价格已经翻了几番,而且缺口很大。这种情况下,消耗如有所降低,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效益,又能缓解能源之急需,减少环境污染。可惜的是,在这一点上,多数化肥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距煤源较近的企业,以为自己是'守着煤堆搞化肥',消耗虽高,但煤价便宜,没有必要费钱花力再在节能降耗上做文章。但这样做,加剧的是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整体看并不合算。对此,国家不仅不应当鼓励,而且应当亮起红灯,限制其发展,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管理好、成本低的企业,以尽快形成实力强、效益好的大型强势化肥集团,提高我国化肥工业整体效益和实力。
再说节约化肥。有人也许会说,施用化肥是农民的事,和我们生产厂家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化肥的施用同生产企业并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作为你的用户,如果对你的产品用不好,势必会影响其销售。从这个角度看,如何更好地施用化肥,同样与化肥厂家经营和发展密切相关。
多年前,原化工部的老领导曾提及这样一个数字: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达70%以上,而我国只有35%。这是让人汗颜的数字!一方面,我们投那么大的资、耗费那么多宝贵的能源,国家给了那么多的优惠政策,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化肥,支援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民以越来越贵的价格把化肥买到家后,许多被白白浪费掉了,既浪费了钱又污染了环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靠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靠农业科技部门,缺乏财力支撑。眼下,在我国,最有可能操办起这个事业的,还是化肥生产厂家。
从1984年我国建起第一个农化服务中心———河北冀县化肥厂农化服务中心起,在原国家计委和原化工部着力推动下,农化服务作为一种概念和方向,已经在我们化肥行业深入人心,并且调动起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投入其中。特别是一些化肥二次加工企业,主动同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由他们提供配方,厂家生产出各种多元复混肥,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利用率明显提高,不仅减轻了农民对化肥的投入负担,还使农作物增产,也使厂家形成了稳固的市场,取得多方满意的好效果。可惜的是,像这样的企业目前还不够多。特别是单质化肥企业,真正涉入农化服务并将其当事业来做的,更是微乎其微。
当前,在全民倡导节约前提下,化肥生产企业有责任担当起农化服务重担,这既有利于施肥现代化,同时也是新的市场。尤其是单质化肥企业,多数生产规模大、经济有实力,在社会上有信誉,又有自己的当家产品,很容易占领市场,应该能担负起靠农化服务来节约化肥用量的重任。(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