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石柱人的回答是:绿色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4%,林木覆盖率达71.2%,优良天气达330天以上。
石柱最大的劣势是什么?
石柱人的回答是:山高坡陡。全县大部分区域都处于大山区,海拔高差达1815米。
“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石柱的绿色生态正在‘生金’,山高坡陡的大山区劣势,也在逐步转变为富民的优势。”石柱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绿色生金——
良好的生态发展出极具竞争力的绿色产业
莼菜除了需要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生长外,还对水污染特别敏感,只要种植田里的水受到一点污染,就会死掉。
石柱作为全国最大的莼菜种植基地,这些年,这一产业不仅没有萎缩,种植面积还在持续扩大。“在冷水、黄水等区域,莼菜的种植面积已从两年前的1万余亩,扩大到现在的1.4万亩。”石柱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全国首批绿色村庄冷水镇八龙村,只见山坡上树木葱茏,水田里水质清澈,农家院坝整洁有序,垃圾集中清运,生活污水集中处置。村支书杨军说:“我们利用这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
目前,八龙村种植莼菜2400余亩,年产量400吨左右,实现产值350余万元。此外,该村利用高山生态种植黄连2600余亩,年产量约150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村里还建起了国家莼菜湿地公园,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乡村旅游产业。”杨军说,目前,全村388户村民中,已有96户将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改造搞乡村旅游,每日可接待游客5000余人,全村去年乡村旅游收入800余万元。村里还引进两家公司打造“云中花都”花园、“白天池”滑雪场等旅游景点。
“利用良好生态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已成为石柱经济的最大支撑。”石柱县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县已发展起辣椒30.06万亩,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30.15万亩,以及莼菜、三星香米等特色产业。2017年,全县绿色特色产业产值达3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8%。而以康养为主的旅游业,年接待游客达8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16亿元。
大山富民——
转型康养把穷山逐步变成富民的金山
黄水镇万胜坝村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里。该村田湾村民组的陈代树几年前还处于贫困之中。这几年,他家利用良好的高山生态环境,种植莼菜10亩、黄连5亩,养殖中蜂8群,并将自己家的房屋改造出来,办起农家乐。2017年,陈代树一家靠这些产业收入30余万元,已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在万胜村,绝大多数村民都像陈代树这样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富了起来。目前,全村已有142户村民通过办家庭宾馆、农家乐等,搞起了乡村旅游产业,800多户村民种植起莼菜、黄连,养起了中蜂。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54元。
“山高坡陡是石柱发展的劣势,但是只要把这高山生态环境利用好了,劣势就会转变为优势。”石柱县委主要负责人说,2016年7月,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绿色发展中,作出一个决定:“转型康养,绿色崛起”。
重庆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石柱的康养转型,并非是简单地发展休闲避暑旅游产业,而是利用石柱高山生态绿色资源,围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全面推动旅游、生态绿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的一项绿色大产业。
具体来说,是打造以高山、森林、草地、湖泊、地质公园等为主的“观养”,以土家康养小镇、休闲旅游地产、乡村民居等为主的“住养”,以山地运动、竹铃球、山地自行车等为主的“动养”,以特色土家文化、巴盐古道等为主的“文养”,以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为主的“食养”,以高山温泉、中医康复等为主的“疗养”。
转型康养的绿色发展,将把石柱的大山,逐步变成富民的金山。
守住底线——
生态成为绿色发展的最大本钱
一个投资2亿元的规模养殖项目,由于找不到消纳粪水的出路,被果断否决。“自去年以来,我们已否决了3个投资上亿的招商引资项目。”石柱县环保局负责人说,县里不仅在新引进项目中列出了禁投清单,还对原有的污染源,进行关停治理。
铅锌矿产业和煤矿一直是石柱工业的支柱,而在近两年中,这根影响石柱生态环境的“支柱”,已被拆除。县里对10多家铅、锌矿企业、10多家煤矿全部实行关停。即便是合法保留下来的2家铅锌矿企业,也停产整改增加环保设施,直到达到环保要求才能重新恢复生产。
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水污染上,石柱也一点不手软。
黄水、冷水、枫木等5个乡镇是石柱康养产业规划的大黄水旅游片区,县里已将这一片区划为限养区,对造成污染的规模养殖场,实行全部关闭。
“对其余禁养和限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也进行了关停治理。”县环保局负责人说,2017年,县里投入1000万元,关停了94家规模养殖场,今年又投入2000万元,正在实施关停300余家。
在生活污水治理上,石柱已投入1亿多元,新建起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使乡镇场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
“在农村垃圾处理上,我们在全县所有的村,实行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里统一处置。”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县里已经引进一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全县的垃圾进行废物利用。
在治理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石柱还在不断“增绿”,近两年,全县新增营造林25.48万亩。
“有了生态的本钱,我们在绿色发展上,就更加有底气。”石柱县委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