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旁乡位于贵州省册亨县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最高海拔1330米,最低海拔950米,年均气温14~16℃,气候温暖,土质肥沃,特别适宜多种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该乡农民素有种植桃树的习惯,有的初具规模,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该乡部分地方发生桃疮痂病,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中国农业网笔者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指导农户对该病进行防治,收效明显。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病原该病又叫黑星病,病原菌称嗜果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表皮组织中分布,后期形成薄膜组织,在其上生成分生孢子梗,突破表皮,在果实上潜伏期为40~70天,在枝梢和叶片上为25~45天。
2.发病症状桃树果柄、叶、枝梢和果实都会受害,其中果实受害较为严重。果实受害多数发生在果肩部,最初产生暗绿色圆形小点,然后逐渐扩大成圆形黑褐色病斑,直径可达2~3毫米,病斑的周围保持绿色。病变只在表皮发生,严重时病斑变硬,表皮裂开,手摸表皮有粗糙感,为疮痂状。
果柄受害,变成褐色逐渐干枯,导致果实及早脱落。叶片受害,最初多在叶背和叶脉之间产生绿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发展到病部正、背面,变成黑褐色或紫红色并脱落。枝梢受害,最初为直径3~6毫米的椭圆形淡褐色表层病斑,逐渐发展成隆起,变为黑褐色或紫色。
3.发病规律病菌在枝梢病斑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为害。通过观察,该病在春季、初夏多雨潮湿季节和果实接近成熟的时期发生较为严重。另外,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修剪不合理的桃园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园。在冬季修剪时,彻底清除树上和地上的病枝、枯死枝、落果和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生长季节适时清除树上的病果、病叶、病枝梢,隔离病原组织。
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修剪,保持合理密度,使林间通风透光良好;在桃园修建排水设施,开沟排水,避免园内积水;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磷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③药剂防治。一是在桃树发芽前10天,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晶体30倍液喷雾,以消灭越冬菌源。二是从桃树落花后15天开始,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1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1000倍液、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每隔15天喷1次,共喷3~4次。三是在落花后30天左右,对全园喷洒1次杀菌剂,随即实施果实套袋,防治效果较好。推荐阅读:梨木虱的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