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是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插秧方式,具有省工、省力、发苗快、分蘖多、高产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但是,有些农民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项新技术,反倒费工费力了。为了帮助稻农掌握这项技术,归纳出水稻抛秧三不宜。1.不宜过早水稻抛秧育苗的秧龄期一般在30-32天,最多不过35天;苗高在10-13厘米之间。由于秧龄期短、苗小抗逆性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抛秧不宜过早。通过近两年抛秧实践,一般5月15日前后抛的秧苗,由于气温低、西南风大,不能及时扎根生长而造成大缓苗,反倒不如晚抛的秧苗缓苗快长势旺。那么,何时为最佳抛秧期呢?笔者认为在我地区5月20日前后为最佳抛秧期。这时气温较高,同时西南风也已减弱,抛下去的秧苗不用缓苗就能扎根转入正常生长。需要调整水稻育苗播种期。2.地不宜过干水稻抛秧时一般都得将田间水排干,这样可以避免漂苗。但过两三天就应少量灌水,达到汪泥汪水的状态,这样能使抛下去的秧苗及时扎根转入正常生长。有些农户怕灌水漂苗,抛后一个多星期不敢上水,地面被晒出了大裂缝,人踩上去见不到脚印,结果造成大量死苗,这样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3.不宜过密水稻抛秧必须掌握一定的密度,万不可过密。有些农户抛秧时心里没底而任意加大密度,结果由于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遭受病虫害而减产。同时,由于抛秧密度过大,水稻长的过细过弱容易造成秋后倒伏。怎样确定合理的抛秧密度呢?一般来讲分蘖率低的品种应密一些。按单位面积穴数计算,一般的品种每平方米20穴就可以了。每亩(667×20)13340穴,相当于9×5寸,用561穴的塑料软盘为24盘。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塑料软盘之中每个孔穴都能长出秧苗,总有一定数量的空穴和小苗,也就是说每亩地要多抛2-3盘。分蘖过低的品种还可增加两盘,以确保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