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张长贵再不为处理稻草发愁。8月25日,记者在广汉市山水镇陆林村张老汉的承包田中看到,头天收获后剩下的稻草随意铺放在田里。“为何不把稻草收拢码放整齐?”张老汉答:“不用,再过两个月点麦子时,这些稻草将被全部盖在田里‘废物利用’。现在先用阳光、雨水把谷草软化一下。”过去,费力费时产量低其实,稻草的“变废为宝”仅是运用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之一。省农业厅目前正在推广的这项简称为稻茬麦栽培小麦技术是以精量露播为核心,免耕、露播和稻草覆盖三大措施组合的新技术。据省农科院作物栽培专家汤永禄介绍,以翻耕、精播的传统方式种小麦,受四川气候条件制约,产量总在每亩300公斤徘徊;而前些年采用免耕撬窝技术,费工又费时:每亩3.3万窝,要撬窝、点播、盖种,往返三次。一个熟劳力一天最多仅能播4分地。如今,省事又省钱1995年,我省开始示范推广稻茬麦栽培小麦技术。张长贵讲,去年他用此法种小麦,放水跑田一天后,随即撒施肥料,然后用100元一部的简易播种机采用行距20公分、窝距10公分播种,仅1.5小时便播完一亩,且用种量比采用传统方式节约5公斤左右。随后再将稻草覆盖到田里就完事。一亩田打的谷草刚好盖一亩,省事又撇脱。解决秸秆出路又增收这项获200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技术目前已成为我省小麦生产史上成本投入最低,增收效益最好的栽培技术:与同等条件下的旋耕机播栽培比,平均节约成本26%,省工23%,增产11%,增收48%;与免耕撬窝栽培比,节本20%,省工86%,增产7.5%,增收27%。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稻草出路问题。广汉连山镇锦花村800亩两季田去年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达330公斤,亩成本不到200元。该技术目前在全省已累计推广1568万亩,新增社会纯收益14亿元。去年,我省在川西平原和盆周丘陵528万亩两季田推广了该项技术,占当年全省875万亩稻茬麦种植面积的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