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持续增产的技术路线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细农艺结合,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以推广高产、抗病、耐密杂交种为突破口,增加物质投入特别是化肥的投入,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扩大覆膜栽培面积。1.选用高产、抗病、耐密的优良杂交种据研究,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在遗传增益中起20%~24%的作用。90年代玉米品种更换的特点是:叶片上冲、耐密高产的紧凑叶型玉米替代了部分平展叶型玉米,它有3个明显特点,一是透光性好,二是叶面积指数高,三是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高。现今全国推广紧凑型玉米已达1亿亩,对玉米增产起着重要作用。2.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紧凑叶型玉米的推广,使每亩种植密度增加1000株以上。综合各地经验,当前生产上采用的紧凑型玉米每亩密度在4000~5000株,最大叶面积指数4~5,提高光能利用率,每亩平均产量500~600公斤。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因地制宜。中肥地可取下限,高肥地可取上限。粗略估计,现在全国玉米种植密度仍然偏稀,大部分地区每亩还可以增加1000株左右。3.改进施肥技术,加强施肥管理据研究,玉米施肥在增产诸因素中起28%一30%的作用。一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即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要吸收氮、磷、钾2.84、1.22和2.49公斤。产量愈高,单位面积产量相对需肥量减低;二是采用“三攻”追肥技术。即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拔节期攻秆,孕穗期攻穗,灌浆期攻粒;三是合理分配追肥数量。高肥地宜采用“前轻后重”施肥技术。玉米施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新型复合高效肥料,开展营养诊断,全量平衡施肥,建立优化施肥模型和咨询服务系统,争取肥料利用率再提高10%~15%。4.科学灌溉,节约用水玉米亩产500~600公斤,需耗水300~320方,我国灌溉玉米约占1/3。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施的重点,争取每方水增产玉米1.5~2.0公斤。发展趋势:一是从丰产型灌溉向节水型灌溉发展;二是大力推广塑料软管输水灌溉和渠道防渗技术;三是加强早作玉米研究和推广蓄水保墒综合栽培技术,提高降水利用率。5.扩大覆膜栽培面积,巧用季节和积温玉米覆膜栽培有良好的热量、水分、养分以及综合效应,有保墒增温、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增产30%~60%,高的在1倍以上。发展趋势:从高原山地向平原发展,从北方向南方推进,从一作覆膜到一膜多用,特别是先进的铺膜机械的推广和各类降解薄膜的应用,玉米覆膜栽培前景广阔。6.立足于抗灾夺丰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玉米种植方式多样,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旱、涝、虫灾害。如1994年秋季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高温,部分地区玉米严重受害,秃尖秕粒,减产甚重。因此,要加强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和预防,立足于抗灾夺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