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斥野生酸枣嫁接苗

2018-12-30 23:16:33浏览:6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有两种说法出于同一理念:1、无性繁殖不会改变植株形状,2、优良品种只有采取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这一理念来源于传统理

有两种说法出于同一理念:
1、无性繁殖不会改变植株形状,
2、优良品种只有采取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这一理念来源于传统理论,因为说这话的人,都是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有的人是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的知名人,我相信他们说话是有根据的,决不会轻言。有了这样的理念,发展野生酸枣嫁接苗就不用质疑了,因为野生酸枣嫁接苗是无性繁殖的苗。然而,我斥野生酸枣嫁接苗。
首先,我对上述结论持有质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不是无性繁殖不会改变植株性状?优良品种只有采取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在实践中,并非如此。
目前枣树无性繁殖有两类,一类是自根苗繁育,另一类是嫁接苗繁育。自根苗繁育的特征是繁育材料源于母株,提取细胞组培繁育,切片切块容器繁育,取枝扦插繁育,用根蘖苗分株繁育。
嫁接苗繁育的特征是将两种性状不同的植株,分砧和接穗组合在一起。两类繁育,分别可得到自根苗和嫁接苗。实践中,两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显现的情况是不同的。自根苗能保持原植株性状,嫁接苗则在性状显现程度上,会发生改变。依人的意愿判定,改变的结果,不是优化便是退化,当然,也有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况。因此,“无性繁殖不会改变植株性状”并非无性繁殖类的共性,而只是自根苗繁殖的特性。嫁接苗并不具有保持原植株性状的特性,因而,“优良品种只有采取无性繁殖才能保持其优良种性”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嫁接繁育过程,存在着砧与穗的融合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磨合过程(亲和力)。磨合才能融合,磨合就会相互影响,相互影响就必然发生性状改变。在嫁接树生长过程中,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对路的嫁接,性状中的某些优点会相互补充,不对路的嫁接,不同的性状特点就会相互牵扯,相互影响。如野生酸枣属灌木,根不发达,嫁接的品种属乔木,树长大后,灌木的支撑供应就会与乔木的需求发生牵扯。
水分营养的供需矛盾,常会引发它们改变自身,下面负载过重,会降低抗性。上面需求不足,会落果生病。二者比较,砧对穗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米丘林嫁接试验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改变性状显现程度,增加抗性,他成功了。这里指的改变,只是程度的改变,在量变范围。因为变来变去,树还是树,枣还是枣。好吃的枣与不好吃的枣,就是个优劣程度问题。这个优劣程度,事关重大。我们研究的许多项目内容,实质上是在作优劣程度差异的文章,若离开了这个实质,我们的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在表述上,两种说法也显模糊。如:“嫁接苗不会改变性状”,“嫁接苗能保持其优良种性”,这里指的嫁接苗的性状或种性,是指砧?是指接穗?还是指嫁接成活后的植株?枣树的性状,通常指枣树的形态特征,包括植株本身及根、枝、叶、花、果和特殊器官的生物学特性(也包括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抗病虫能力、抗逆性等)。这些形态特征是由自身遗传基因决定的。
枣树遗传基因的显现与潜伏,与历史演化相关,显现程度的强与弱,与枣树的生存环境、条件相关。嫁接繁育,会对遗传基因的显现强弱程度产生影响,而由遗传基因强弱显现带来的性状变化,便成必然。有人把性状改变理解为基因改变,这是个误解。基因是不会改变的。基因的潜伏,不等于基因的丢失。枣树发生的变异(突变),不是基因的改变,也不是潜伏基因的再现,而仅是已显现的遗传基因在特定条件下的强势的显现,所发生的变化,只是程度上的变化。因而,嫁接作为育苗技术和方法,既可使枣树优化,也可使枣树退化。而野生酸枣作砧,优质丰产品种为穗的嫁接苗,则属退化一类。 古人种树用根蘖苗,今人种树用野生酸枣嫁接苗(为主)。古人种的枣树性状稳定,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因为用的是根蘖苗。今人种的枣树性状不稳定,品种退化,质量下降,因为用的是野生酸枣嫁接苗(指新植枣树的多数)。
这个结论可以从“中国(国际)枣产业 化发展战略首届高层论坛”专家们的发言中,得到证实。山西省农科院李捷(副研究员)在介绍山西情况时指出:“全省目前主栽和大面积引种栽培的品种,按原有的枣品质标准看,鲜食品种中梨枣品质最差;制干和加工品种中,木枣品质最差,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干枣市场,山西枣占80%,而现在基本不要山西枣,主要原因是山西枣的品质较差。未来几年,当大面积的幼林枣树进入盛果期后,市场必然出现卖枣难,到时木枣首当其冲,贫困的吕梁山区是木枣主产区,栽培面积均占全省枣树总面积的1/3,将会先于其它区域感受到枣品种落后带来的问题”。李捷指出的情况,其他地区也有报道。 梨枣曾是名枣,1989首都人民大会堂把它用于国宴,1990年被指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果品。时隔不过十几年,因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这是值得弄清楚的。其实,梨枣还是好吃的枣。包头土右旗沟门镇西湾村用自根苗种的梨枣,不仅保留了原有品质,还通过培育把它优化了。2005年秋对梨枣鲜果进行检测,结果是:含水70.99%,含糖44.88%,百克vc含量49.24毫克,总酸0.598。当地售价由原来的5元涨到了10元。梨枣的根非常发达,这是野生酸枣根所不及的。用梨枣自根苗作砧,可以使某些优质丰产品种达到理想效果。还是包头土右旗沟门镇西湾村,枣农用自根苗作砧嫁接当地马乃枣,结果是马乃枣得到优化。2005年秋对鲜枣检测得到的数据是:含水63.195%,含糖43.%,百克vc含量780毫克(这尽是国内vc含量最高的枣,当然这不可能都是根的原因)。
常见有人在酸枣嫁接苗中分优劣,如何分?以什么标准分?又有谁能分得清?其实,这类苗从质的角度看,都是一样的。河北一位枣专家说,他培育的优良新品种推出后用不了5年就会蜕变。什么原因?这难道与酸枣作砧没关系吗?目前,每个鲜食品种都面临着提纯、选优的重要课题。提纯选优后,如何在建立的种质资源圈中进行良种扩繁,是值得考虑的。野生酸枣嫁接苗已成为解决质量问题一大障碍,我们只有越过这一障碍,相关的一些事情才会好办。
据刘梦军教授提供的数据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枣树面积和枣产量翻了近3番”。如此快的发展速度,靠的是什么办法?两条,一是嫁接技术,二是野生酸枣资源。为什么靠这两条?因为枣树取根难,枣核含仁率低,繁育困难,而野生酸枣资源丰富,使用方便。还有技术方面和其他原因:“分株法繁殖系数低,根系差,栽植成活率低;硬枝扦插不易生根,绿枝扦插虽然成活率可达90%以上,但技术较复杂,要求条件高;组织培养法繁殖系数最高,但对技术和设备要求也最严格。相对而言,嫁接繁殖方法简便,苗木质量好,繁殖系数也比较高。因此,近期内嫁接法仍将是生产上的主流发展方向”(摘自:中国枣树生产的现状及展望)。在这里且不去评估所述理由的妥当与否(另撰文谈),只说说自己的感悟。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三个结论:
1、翻了近3番的种植面积,主要是用了酸枣嫁接苗。这一点与古人不同,在质量稳定性方面与古人也不同。
2、因为有实际困难,才选择使用了野生酸枣嫁接苗,这个选择有无奈的含意。如果有好办法,如果有704种枣的自根苗可选择,野生酸枣嫁接苗就可以不用。
3、近期内以野生酸枣为砧的嫁接苗,仍将是生产上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个现状,这个无奈,这个仍将!真是一个遗憾。 无乃的选择会冒无奈的风险,承担无奈的代价。它留下的困惑,还将持续下去。业内和专家们,早就发现了质量下降,品种退化问题,提醒人们“再不抓质量,前景堪忧”。
但在说到原因时,没见到有人把使用野生酸枣嫁接苗明确列为一条,可能是在理论上有所考虑。我斥野生酸枣嫁接苗,所以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供大家在研究中参考或批评。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一年种植两茬粘玉米

上一篇:

玉米持续增产的六项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