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在没有经过翻耕犁耙的稻田上进行水稻抛栽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它综合了免耕和抛秧的优点,集免耕技术、抛秧技术、除草技术、节水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于一体,是水稻栽培史上又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是发展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广西从2001年开始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到2005年累计已经推广应用17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多万吨,农民节本增收10亿元。今年8月1日和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在广西召开了水稻免耕抛秧国际研讨会,国内外的水稻专家参观了位于阳朔县的示范现场,对广西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决定将这项资源节约型耕作技术推向世界各个水稻生产国家。
生产实践证明,水稻免耕抛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技术特点,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一是省工省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免耕抛秧不用犁耙田,一般每亩比常耕抛秧减少用工3—4个,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农民种植水稻更加轻松潇洒。二是节本增效,有利农民转产增收。在广西每亩犁耙田成本为50—80元,而免耕抛秧只需要除草剂和喷药成本15—25元,因此,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35—55元。水稻免耕抛秧结合稻田养鱼、稻田养鸭,节本增收效益更为显著。同时,实行免耕抛秧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外出就业、经商,拓展了农民增收的途径。三是稳产高产,确保粮食持续增长。据测产验收,免耕抛秧一般比常耕抛秧每亩增产10—15公斤,增产3%—5%。广西容县、灵山等地涌现的每亩年产稻谷1232.5公斤和1215.6公斤的高产典型,说明了免耕抛秧是一项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四是节能降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免耕抛秧首先可以节省养殖耕牛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其次可以减少机耕、犁耙当中水资源和燃油的消耗;第三是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既培肥地力,又解决稻草焚烧或丢弃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第四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保持农田生态环境。
水稻免耕抛秧是一项革命性、方向性的稻作技术,符合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需求。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是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免耕抛秧。
二是选用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
三是选用孔径较大的434孔或353孔的塑盘育秧,并使用壮秧剂、多效唑培育3.5—4.5叶的适龄矮壮秧。
四是使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比如农民乐747、农泰、农达等进行化学除草和杀灭稻桩。农民乐747早稻每亩用量250克左右,晚稻用量300克左右;农泰、农达早稻每亩用量450克左右,晚稻用量500克左右。要求每亩兑水45—60公斤全田均匀喷施。
五是喷施除草剂后2—3天灌水浸泡稻田2—7天,软化土壤,辅助杀灭杂草。
六是浅水抛秧,每亩比常规抛秧增加10%的抛栽量。
七是采用“少量多餐”的施肥方法科学施肥。即是抛秧前一天施下的基肥占20%左右,立苗后立即与大田除草剂混施的促蘖肥占30%,早稻抛栽后15—20天、晚稻抛栽后10天追施的壮蘖肥占20%左右,在剑叶露尖时追施的穗粒肥占30%左右。
八是管水要领。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勤灌浅灌、多露轻晒的原则。技术要点是:干水喷药、深水泡田、浅水抛栽、薄水促蘖、多露轻晒、深水养穗、寸水抽穗、湿润灌浆、干湿黄熟。
其它栽培管理与常规抛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