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用美丽战胜贫困:精准扶贫结合全域旅游

2018-11-11 08:37:32浏览:3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四川甘孜稻城县的香格里拉镇,因为美丽而闻名,是很多年前的事;而用美丽战胜贫困,却是近几年的事。走进香格里拉镇,彩色卵石铺

四川甘孜稻城县的香格里拉镇,因为美丽而闻名,是很多年前的事;而用美丽战胜贫困,却是近几年的事。

走进香格里拉镇,彩色卵石铺的步行道,鳞次栉比藏式风情建筑群,镇中心的桑吉林街,水景观与绿树相映成趣,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小镇”。

2015年,香格里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9万元,较2011年增长62.85%;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旅游饭,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较2011年增长227.84%。

全域旅游,精准扶贫

2013年,四川打响了旅游扶贫攻坚战,香格里拉开始找差距、斩顽疾、治沉疴,“不能守着美景受穷。”

亚丁是香格里拉的重要景区,从草地到圣山,高原行走艰难,马帮队伍送游客、驮行李,方便了游客,但路面也留下坑洼的马蹄窝,沿途粪便臭气扑鼻。

让景区环境美起来。经过整顿,只在海拔4500米的山路上保留30匹骡马,由景区统一管理。其他路线一律由环保电瓶车取代,原有来自周边的600多匹骡马退出景区,为此,稻城县政府拿出600多万元给予补偿。

基础上档升级。投资4.5亿元建设非遗主题社区,改造市政道路,开辟公交线路,小镇面貌焕然一新。

在通往公路边,四层楼高的“亚丁仲美”酒店引人注目。“有81个房间,到旺季一房难求。”老板仲美尼玛说,前些年全镇统一规划,他通过申报,投资建了这座酒店。生意很火,还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管理员四郎多登和服务台的泽仁拉姆、斯郎卓姆,经过旅游学校培训后,到这里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

精准扶贫结合全域旅游,全镇一盘棋:

旅游沿线和景区核心村,确定为旅游服务业区,民居酒店发展到142家,日接待能力达8000人。

低海拔山村,是农业产业区。目前已种植玉米及荞子300亩,油菜基地、蔬菜基地120亩。

高海拔山村,是特色养殖区。这里气候相对较冷,适宜于高原藏香猪特色肉食品养殖。

在景区核心亚丁村,仁村卓姆开起了藏家乐,家里的20多个客房,去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收入30多万元,一下甩掉贫困帽子。

位于高山的贫困村拉木格村,村支书热初带领贫困户养牦牛、藏香猪100多头,去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开门办旅游,胸怀圣洁心

香格里拉镇环境美了,游客多了,黄金期旅客“井喷”,接待能力面临挑战。镇党委书记黄晓冬提出新思路——“盘活闲置房”。

在亚丁村,35户农民把多余房间腾出来,出租给公司经营。贫困户丁杰东,2013年出租房屋参与旅游服务,去年租房收入25万元。

走进场镇呷拥社区的四季莲花客栈,两层藏式小楼别具特色,花池里格桑花美丽绽放,店主李雪是康定的藏家女子。三年前,她看中了香格里拉,与人合伙,在社区租下了居民阿里呷的900多平方米房屋开客栈,合同一签就是15年。她将汉族茶文化、莲花文化与藏文化融入一体,好口碑赢得好效益,客栈入住率高达80%。她对记者说:“香格里拉是一片净土,我要用圣洁之心创圣洁之业。”

在场镇繁华地段,有一个餐馆叫藏香菌庄,店主四郎拉姆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餐馆虽小,却干净整洁。她们经营本地特色餐饮,藏香猪、藏香鸡是他们家饲养的,松茸、牛肝菌、白凤菌等是上山采摘的,“一定要让游客吃到正宗的藏家特产”,两姐妹一诺千金,藏香菌庄一路走红,去年9月开张,收入达10多万元,走出了贫困。

香格里拉,一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场镇,密布着59家酒店、客栈,数百家餐馆、商店,家家奉守诚信,让游客住得放心,吃得放心,买得放心,不仅探索出旅游脱贫的新模式,还被四川省评为首批“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温室“蔬菜经” 四个棚收入五至六万

上一篇:

让黑土地生金——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创品牌谋发展记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