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期夏播一定要争时抢茬播种,越早越好,力争在6月5日前播种,最迟不要超过6月15日,否则产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产量无保证。夏播生长期105天,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
二、施肥
每亩底施磷肥40~50公斤、尿素15~20公斤、钾肥10~15公斤、有机肥3~4方,最好再配以适量的微肥,如铁肥1.5公斤、锌肥1公斤。
三、播种
条播:以宽条行为好,行间距24~30厘米。穴播:采取宽行窄株,行距24~28厘米,穴距15~18厘米。播量:一般亩播量5公斤左右,基本苗9~11万株,播种时采取药剂拌种或撒毒饵等措施,以消灭地下害虫。播深:一般2~3厘米,做到“深不过寸,浅不露籽”,播后镇压。
四、除草
播后苗前用“旱稻专用除草剂1号”,每亩200~250毫升,对水60~75公斤,对地表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出苗后1~2叶期,最好在芽针期,再用旱稻专用除草剂1号喷雾或与敌稗混用进行茎叶处理。对化除未净的杂草,进行人工拔除。
五、合理化控
巴西陆稻株形偏高(约1.2米左右),因此应在拔节期前后喷施多效唑(或壮丰安、缩节安)等调节剂,进行合理化控,以防倒伏。
六、肥水管理
一般全生育期浇水4~5次,用水量只相当于普通水稻用水量的20%~30%,雨量足可免浇。出苗到2叶1心至3叶1心,可结合灌溉亩追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促进早期分蘖和有效分蘖;拔节期亩追施尿素5公斤、钾肥10公斤、促穗大粒多;孕穗期至抽穗灌浆期,亩追施尿素3公斤、钾肥5公斤,此阶段是生殖生长最重要时期,也称水分临界期,应尽可能保持土壤水分饱和,以湿润管理为主,若缺水过早,易造成空瘪粒剧增,降低千粒重,影响米质。
七、综防病虫
前期要注意对地下害虫、立枯病的防治,中后期要注意对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