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和干旱、半干旱的瘠薄地上,菜豆多以单作的形式种植,西北地区一年仅种植一季。在其他水肥和地力条件较好的地区,菜豆多与其他作物,如玉米、高粱、马铃薯、木薯、咖啡等混作、间作或套种。在菜豆的起源中心,即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一带,菜豆多与玉米一起混播,收获后按一定比例(60%玉米+40%菜豆)配合作主食。以混作形式种植的菜豆面积,在墨西哥占全部菜豆面积的40%,哥伦比亚占90%。在中国,菜豆与玉米间作也是比较重要的耕作方式,两行或三行玉米间作两行菜豆,一方面增加了田间通风透光性,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农科院作的品种资源所与山西大同杨树林丰产实验局合作研究初生杨树林间作菜豆,获得成功,综合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在华北许多地区,农民习惯在高粱地里套种蔓生菜豆,具体做法是:春播高粱,当植株长至1.2m以上时,每两行或三行高粱之间点播菜豆,菜豆抽蔓时,借高粱茎秆为支架,盘缘生长,高粱收获后,天气稍凉,日照渐短,很适合菜豆开花结荚。在这种套作方式下,菜豆适当晚播,“对高粱的影响会更小,但必须保证在第一次下霜之间,菜豆能够成熟。中国人多地少,要大面积发展菜豆生产,与主要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是一条好的途径。
无论单作还是间作套种,高产、矮秆、成熟一致、抗病性强、商品价值高的品种比较受欢迎,当然在玉米地里套种菜豆也可以采用蔓生类型的品种。保护地栽培以生产蔬菜为目的,蔓生品种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光、温和空间。
菜豆病害如炭疽病比较重,解决的途径除了种植抗病品种以外,经常轮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间隔时间最少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