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240hm2左右。由于玉米病害的危害,年产量损失10—15%,大发生时达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黑龙江省玉米常见病害有十几种,由于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应用,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迅速流行,成为当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此,在“六五”期间,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在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品种抗性研究等方面均取得相当进展。20多年之后新病害出现,病害种类增加;一度曾被控制的病害再度爆发流行;一些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一、玉米病害发生趋势
1、曾一度被控制的病害再度爆发流行
玉米丝黑穗病是70年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3号、4号、5号,龙单1号、5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其种植面积最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50%以上。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到80年代中期,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2%。90年代以来,丝黑穗病,再度流行,2001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宾县、肇东、肇源、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50多个品种,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平均发病率为15—20%,严重地块达60%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19、龙单19、吉单197。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2、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70年代在我省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只零星发生,危害不大,作为次要病害不为人们所重视。90年代后期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个别品种年发病率超过10%以上。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由种子或虫媒传播,属系统性病害,植株早期感染,全株发病基本不能结实,产量损失接近100%。
二、病害发生、流行原因
玉米病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其过程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如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播种面积、防治技术以及寄主植物抗性和病原菌变异等多种因素制约。
1、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
首先是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播种期,玉米大双覆技术使原有的70cm垄距加大,播种期较正常播种期提前15—20d左右。在我省西部干旱(阿城、双城、肇源、肇东)和中西半干旱地区,农民为抢墒情,往往也采取提早播种,最早播种期为4月17日。由于早春气温低,种子在土壤中萌动慢,生命力较弱,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给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其次玉米种植密度加大,80年代以前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平展或半平展,种植密度小,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耐密性的紧凑型,种植密度大,密度加大湿度增加给气传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施肥不科学,偏氮、缺磷、少钾,造成植株徒长,抗病能力下降。此外,玉米大面积连作重茬种植,根际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恶化了玉米根系生活环境以及高产优质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从而导致玉米病害日趋严重。
2、抗病品种单一化种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单一抗性品种种植面积大,遗传基础单一,遗传防御机制脆弱,同时造成毒性小种大量增殖,病菌变异频率加大,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病害爆发流行。
3、植物保健措施不健全
玉米植株高大,拔节后群体郁闭,防治难度大,现有技术措施效果差,防治成本相对较高,单一的措施不能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
三、综合治理对策
玉米病害种类较多,发生流行因素复杂多变,防治方法应多种多样,病害治理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把单一病害防治向系统综合防治方向转变;把以保护玉米为主向保护农田生态系统转变,朝着生态系统调控和自然控制因素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各项关键技术的有机协调功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及品种合理布局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经济、安全、环保的措施。筛选抗源自交系,发掘抗病基因,创造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育种材料进而育成抗病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推广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在同一生态区,按一定比例种植不同抗病类型的杂交种,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
2、农业栽培防病措施
适时播种,实行玉米—大豆,玉米—麦类轮作,改变田间生态条件;合理配方施肥,适时增加K肥的施用,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使用种衣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