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浅淡

2018-12-30 23:59:54浏览:8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稻飞虱是为害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2005年稻飞虱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沿湖重发地区及严重
稻飞虱是为害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2005年稻飞虱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沿湖重发地区及严重失防田块减产超过50%,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我县水稻生产的发展,因此做好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
1 水稻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
水稻稻飞虱是随春夏气流迁飞传播,在九江地区不能越冬,属南迁害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在水稻基部取食水稻汁液,造成水稻营养不良,成团并逐渐扩大最后枯死,并且容易引起水稻球菌核病。通过观察,在我县一年6-7代(主要是以褐飞虱短翅型为主),飞翔能力强,繁殖强,产卵量高且周期短。一般是5-6月随着气流迁入,近年来有逐渐提早的趋势,由于迁入早,为害早,对一季晚危害大,因此时水稻已无自我补偿能力,是田间损失的主要根源。
2 水稻稻飞虱暴发的原因分析
2.1 双季稻杂优推广面积大。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普遍种植杂优高产品种,面积逐渐增大,并实现早、中、晚一体杂交化。
2.2 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技术改进。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进,使一晚面积逐年增大,提早季节,施肥量高,密植程度大,使稻飞虱的桥梁寄主增多,褐飞虱发生量增加,为害重。
2.3 气候条件。近几年“暖冬”连续出现,第二年春夏季节气流频繁,有利于稻飞虱迁入和繁殖,是造成其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稻飞虱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其一:推广抗病虫品种,减少混作,适当控制氮肥,通过适时晒田控制田间阴蔽,增强通风透光程度,减少稻飞虱为害程度;其二:加强夏季灯下预测,通过当季观察飞迁高峰的发生时期,及时预测预报。
3.2 生物防治技术。根据稻飞虱集中为害基部的特点,可进行稻田养鸭防治,采用稻鸭共栖的形式,进行稻飞虱防治。每亩在稻飞虱迁飞来到之时,不定期或定期将鸭子放在田中,利用鸭子捉虫。通过实践,每亩稻田放20—25只鸭子,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前期赶入田中,有力地防治稻飞虱的为害,并增加了稻田的通气性,还能兼治稻纵卷叶螟。
3.3 化学防治。其一:加强水稻特别是一晚孕穗期的稻飞虱预防,亩用吡虫啉类纯农药3-4克,降低稻飞虱的迁入基数;其二:在稻飞虱重发的情况下,可亩用80%敌敌畏300克加吡虫啉类纯农药3-4克对水50公斤喷雾,喷药时一定要将药液喷到水稻基部;其三:在稻飞虱为害严重的情况下,将田水排干,亩用80%敌敌畏400克拌干细土50公斤撒施。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薄皮甜瓜避雨栽培技术

上一篇:

单、双通用晚粳新品种秀水110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