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铃薯播前防环腐病

2018-12-31 00:00:27浏览:4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因该病薯块症状特别是外部症状不明显,一是易造成切种感染;二是经贮藏期病情发展,常大量腐烂,致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因该病薯块症状特别是外部症状不明显,一是易造成切种感染;二是经贮藏期病情发展,常大量腐烂,致使病源充足。在生产上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催芽过程中即烂种;播种后不出苗;出苗后枯死;形成病株、结薯少、薯块小、种薯烂掉,造成缺苗短垄严重。

该病属细菌性病害,在土壤中存活期短,主要在薯块中越冬,可随病薯远距离传播,属种传性病害,只要种薯不带病,田间就不会出现病株。因此播前防治至关重要。

防治措施 自繁,收获时要边收边剔除病薯;块茎收获后,先放在通风场所摊放2~3周,以使薯块进入熟休眠阶段。气温稳定在0℃时入窖,入窖前对种薯严格复选、剔除病烂薯,机械损伤、虫伤、受淹的,受冷害的薯块。贮藏,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贮藏期间保证通风透气,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如鲁引1号、郑薯4号、克新1号、乌盟684、697、715等。

提倡小整薯播种,先整薯催牙后切,切刀严格消毒。小整薯生命力强,抗病性好,同时避免环腐病菌等交叉感染,也避免切面愈合不好和腐生菌的入侵。生产上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需切薯时提倡先整薯催芽,播前现播现切,以避免切面与切面长时间接触。催芽前严格挑选、剔除病薯。切薯时每人尽可能多准备切刀,切刀先进行必要的酒精或火焰消毒,切时观察切面,发现切面有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时,首先剔除病薯,再换切刀,切前先把切刀放入5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

草木灰拌种 切面撒一层草木灰,既保持切面干燥,防治病菌,又增施了钾肥,抗旱、抗寒。

穴施药剂 每穴均匀撒入50毫克/公斤的硫酸铜毒土50克。

配方施肥垄作栽培,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比约为2.5∶7∶4.5,磷肥使用过磷酸钙,以补充钙元素;起垄种植,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英国公司利用甜菜生产“绿色”燃料

上一篇:

鲜食大豆新品种“七星一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