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是指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法定部门检测,不含有毒物质或不含高残留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蔬菜。
“放心菜”也就是无农药残毒放心菜,只是检测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含量否超标,其检测标准高于国家限量而又远离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
由此可见,从“放心菜到无公害蔬菜”有一个逐渐过渡的生产过程。
为保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创造有利于生产的良好生态环境,发展“放心菜”生产是现实的选择,“放心菜”生产的关键在于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一、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应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强,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西红柿可选用中杂8、9号、毛粉802、佳粉17等,黄瓜选用津优2号、5号、津春3号、新泰密刺等。
二、种子消毒、催芽:西红柿种子用55℃温水浸种,不停搅拌,保持15秒,加凉水冷却,浸泡3-4天,放入10%磷酸三钠浸泡20秒,捞出洗净,用湿布包好,放在28℃左右地方进行催芽。黄瓜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不停搅拌,保持30秒,加入凉水冷却,浸泡3-4天,放入150倍40%甲醛溶液中浸泡10-15秒,捞出洗净,浸泡1-2天,用湿布包好,在30℃左右处进行催芽,2/3种子露白后播种。
三、苗床消毒、高温堆肥杀灭病虫害:苗床用2%福尔马林消毒,边喷边拌,土壤潮湿时用薄膜覆盖,7天后揭去薄膜凉3天,待无气味时再用。农家有机肥中带有多种病菌和虫害,使用前一定要充分发酵腐熟,这样可有效杀死肥中病虫,且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四、改进栽培技术与管理方式:
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换茬,能有效减轻和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生产不能超过两茬,换茬时,不要再种同科的蔬菜,最好是与葱、蒜等辣茬作物轮作,实在不能轮作的情况下,要采用深翻烤土、客土换土、施石灰、使用重茬剂等方法。目前在生产中推广运用的高抗重茬的有机物高科技产品NEB(恩益碧)在西瓜、黄瓜、茄子、番茄、白菜、芹菜等多种蔬菜作物上有均取得了明显效果。清洁田园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其方式是将蔬菜生长期间初发病的叶片、果实、病株及时清除或集中烧毁深埋,以免病原菌在田间扩大、蔓延。
2、合理施肥浇水:菜田施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5000公斤以上的农家肥,以保障全生育期的需要。在施肥中,底肥与追肥要配合施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亩施磷肥25—35公斤,钾肥12—18公斤,控制氮肥用量,有针对性地施用各种蔬菜专用肥。在保护地菜田采取膜下暗灌、滴灌、渗灌,露地菜田采用喷灌,严禁大水漫灌。既可节约用水,又可降低菜田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3、采用蔬菜嫁接技术:通过嫁接可增加蔬菜植株的抗病性,是预防土传蔬菜病虫害的好方法,对枯萎病、青枯病、黄萎病等细菌性的病害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如用黑子南瓜嫁接黄瓜,不仅能搞抗枯萎病,而且能使植株耐寒,生长势强,获得优质高产,用托鲁巴姆嫁接茄子,对茄子黄萎病有很高的抗性。各种果菜和瓜类蔬菜,都可通过嫁接获得抗菌丰产的效果。
4、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调整播期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可选择立体种植,大垄双行,内紧外松,垄作和高畦等种植方式,可有效调节土壤的温度、湿度,有利于改善光照,通风和排水条件,做到充分通风透光,合理利用水肥,促进植株生长,并降低病虫害。露地蔬菜要调整播期,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使蔬菜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不盲目提早或延迟。
五、采用实施进行物理防治: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菜田挂银灰膜避蚜,用黄色机油板、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性激素等诱杀。在保护地采取遮阳网、防虫网、高温闷棚等措施防止昆虫迁入或杀灭病虫。这些物理措施既不污染,还可重复使用。
六、正确使用药剂防治:
1、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蔬菜上使用,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不污染、易分解、无残留、持效长,对天敌影响小等特点,是无害农药。目前在蔬菜上使用的杀菌剂有:农抗120、新植霉素;杀虫剂有:棉烟灵、5%抑太保、1.8%虫螨克、苦参素、BT乳剂、粉剂等。如用5%抑太保1000—2000倍液剂可防螟虫;用20%农抗120剂150—200倍液可防瓜菜白粉病,叶斑病等。
2、积极推广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来源广、制作简单,防病杀虫效果好,无副作用等特点。如用20克大蒜或大葱捣烂成糊加水10公斤充分搅拌,取过滤液进行喷雾,可防红蜘蛛、蚜虫等。用鲜楝树叶1.5公斤捣烂加水1.5公斤,过滤去渣,每公斤汁液加水40公斤喷雾,可防治菜青虫、菜娥。
3、正确选用化学农药:①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②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③是严格控制用药量及用药次数。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在大棚蔬菜生产中,通过对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CO2的调节,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如上午揭草帘,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适当通风换气、经常擦棚膜保持良好透光性。在后墙内挂反光幕,增加光照。通过改变棚内这几方面条件,创造一个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4、正确使用化学农药:(1)要认准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这样可以避免农药的滥用,是实现无公害防治的关键。因为不同的病或虫需要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如果我们不能对症下药,不仅控制不住危害,反而造成浪费,还会污染蔬菜和环境。我们知道,为害蔬菜的因素中有生物因素(如病菌、害虫等)和非生物因素(包括恶劣的气象条件,各种缺素症、药害、肥害等),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为害是需要用药的,而一些生理病害,一般无需使用化学农药。
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不会识别各种病虫害,采用将许多药剂混合在一起,每隔一段时间用一次的防治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一产出的蔬菜污染十分严重,恐怕他自己都不愿意吃。
(2)要做到及时用药。一种病虫害的发生,由轻到重都有一个过程,受害的程度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有一个防治的最佳时期。有一些病虫害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用再好的农药也难以控制,特别是一些流行性的病害和爆发性的害虫。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有部门进行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进行防治。在一些缺乏预报的地区,可以根据病虫一年发生的时间采用提前用药的方法加以防护。这种防护和上面指出的滥用农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根据每年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的使用农药。所以我们原则上不反对打“保险药”,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做表面上看是浪费了一些药,经过一定的时间你会发现这是一种省药的方法。
(3)按要求严格掌握农药的施用剂量和方法。任何一种药都有一个使用的最适使用量,用多了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往往会引起药害,加大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但是用少了不仅防治效果不好,有时还会诱导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农药的施用剂量是和用药的浓度,与喷洒的速度(喷雾器的压力及行进的速度)有关系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在喷洒过一段以后计算一下农药的用量,以此来调整喷药的速度。
(4)喷洒要做到细致均匀。有一些农民采用高浓度、快速度,或将旋水片上的孔扩大的方法施药,用这种方法喷洒,药剂不能很好地覆盖蔬菜的表面,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使大部分的药剂都落在了地上,也是十分不可取的。一些有心计的农民使用小孔旋水片来增加雾滴细度,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5)合理地混用。所谓混用农药即在施药时将两种以上的农药按各自的浓度加在一起使用,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合理地混用,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①扩大防治对象。因为每种农药都有自己的有效范围,将其混在一起可以起到作用互补。例如:在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大白菜的菜青虫时,在药液中加一些克露,可以有效地兼治白菜霜霉病。如果大白菜发生菜青虫的同时还发生了蚜虫,光使用菊酯类的农药就不行了,可以和抗蚜威混用,用一次药即可以同时将这两种害虫都消灭掉。特别是使用液剂防治大棚蔬菜病害时,少用一次农药,可以少用不少水,有利于控制棚室内的湿度。
②有助于提高药效。例如天王星对温室白粉虱的成虫防治效果很好,而对若虫的效果较差,往往在防治后过不了几天而温室白粉虱就又猖獗了起来。而扑虱灵可以抑制它的若虫孵化,将这两种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取得比较持久的防治效果。
③减缓或避免病菌和害虫抗药性。单一地使用一种农药容易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将不同作用机制或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但是,在混合时对使用的农药的理化性质必须了解,以免在混合后互相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农药的毒性。此外,在混用时不可将过多的(3种以上)农药放在一起使用,这是因为混用时的浓度是单纯计算的,同样浓度的两种农药混用以后,药液浓度可增 1倍,如果把3种以上的农药混在一起,这不仅增加了喷施的困难,过多的农药助剂还对蔬菜生长造成影响。
(6)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尽量采用靶位用药。每种病虫害在他们发生的过程中都可能有薄弱的环节,将农药使用到这个环节上,就可以做到既省药又省工。如研究发现果菜类蔬菜灰霉病为害果实时,都是从两个部位侵入的,一个是萼果缝,一个是脐部。萼果缝发病是由败落的花瓣传入的,而脐部发病是由柱头传入的,我们称这两处是病菌攻击的靶位。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一种“局部二期联防”的措施。即在果菜类蔬菜的花瓣上用一次农药,然后当果实已膨大后再在果实的柱头上用一次农药。就可以对这穗果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而往花瓣上施药可以和蘸生长素结合进行,这样用药不仅使用的药量少,还节省劳力。
(7)使用化学农药时不要过于单一,以避免病虫害发生抗药性。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如果单一使用一种药剂,会出现药效逐渐下降的问题。而且越是专化性强的农药就越容易失效。这多半是病菌和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研究表明,在对一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以后,与他同类的药剂往往也会失效。这种现象被称为交互抗性。如:当灰霉病菌对速克灵产生了抗药性以后,再改用同属于二甲酰亚胺类的化学农药扑海因效果也会下降。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还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如:灰霉病菌在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还比较敏感的时候使用乙霉威,防治效果不好;而当病菌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产生了抗药性以后,再使用乙霉威,即显现出它的良好防效。这种现象被称为(它们之间)有负交互抗性。目前使用的防治灰霉现的甲霉灵(将乙霉威与甲基托布津混起来使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来的。掌握化学农药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合理地复配农药、合理地选用、轮换使用农药的品种,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除此之外,正确选用施药药械和技术,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农药,注意安全间隔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卫士”牌背负式或喷雾器,这是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的较先进的手动喷雾器,可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采用低容量喷雾,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注意施药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不同农药有不同的间隔期,如敌敌畏在甘蓝上的安全间隔是7天,溴氰菊酯为3天,毒死蜱为7天,甲霜灵锰锌为1天。我们通过实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大力推广农药减控技术,开展农药安全使用,从而最终达到生产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