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
⑴适当晾晒:收获后将大白菜平铺在地面上晾晒3-4天,并上下翻动。经过晾晒,水分含量约减少20%左右,可增强大白菜的强耐藏性能。
⑵撕叶、分级:大白菜在贮藏码垛时,需要有适当空隙,才能通风透气。为防止发生腐烂现象,要将晾晒后的外叶叶片部分摘除,只保留外叶叶柄。
贮藏前要将大白菜进行分级,凡植株上患有病害者,一律剔除,先行上市或处理。此外,如植株开裂或球叶过小的,都应剔除。
⑶临时堆藏:贮藏时间要严格掌握,以防气温回升,发生烂窖现象。为此,收获后要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7℃左右才可入窖贮藏,否则要做好临时堆藏,以免受冻。临时堆藏的方法是将经过晾晒、分级的白菜,在窖外露地码成长条垛或圆形垛,前者两排合成一垛,根部相对,顶部向外;后者码一井状圆形,根部向内,顶部向外,底层直径约0.6-0.7米,码到六七层后,逐渐向内合拢,顶上再用菜叶或草席覆盖,以防受冻。
二、贮藏方式
⑴露地堆藏法:这种方法简而易行,不需其他任何保温设备,只在大白菜收获、晾晒、分级后,在露地上把大白菜一层层地堆起即可。此方法只适用于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6℃至-7℃的地区。其方法是在露地上长排形堆藏,两排之间的基地间隔0.3米,中间留一浅沟,根部相对码在沟的两侧,一层菜铺一层竹竿,堆至五层后,两排菜逐渐向内合拢,然后在顶部放一层菜,把垛封盖。这样根部相对,避免受冻,两排之间留有空隙,可以通风换气。最后用草帘把垛的四周及顶部覆盖,既防淋雨腐烂,又防日晒,并且能够保持较稳定的温度。
⑵埋藏(沟藏)法:埋藏法也叫沟藏法,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应用较多。一般宜选择地下水位低的沙质土壤。
埋藏法是在露天地上挖贮藏沟,大白菜放在沟里,埋藏的关键是沟的深度、下沟的时间、覆盖的厚度和放置方法。埋藏沟的深度依当地冻土层厚度及是否贮藏越冬而定。下沟时间必须依外界最低气温来确定。覆土厚度是以当地冻土深度为依据,使埋藏的大白菜顶部刚刚接近于冻土层,即覆土下层与大白菜顶部之间保持0℃左右,这样就可使温度既不至于过高,发生腐烂;又不至于过低,发生冻害。
埋藏时,先在沟底薄撒一层树叶,再将大白菜植株顶朝上、根向下,棵棵挤紧,密密码齐,然后在菜顶上先撒层树叶,再行覆土。
⑶窖藏法:窖藏是利用一定的建筑设备,经通风换气,升降温、湿度,以创造更适合于大白菜休眠的环境条件。
半地下式窖的方向应南北延长,东西两侧受光机会等同。一般窖的下宽2.3米、上宽2.6米,长度可根据贮量而定,深度2.4米,地上地下各占其半,先从地面向下挖土1.2米,用挖出的土堆于坑沿四周,筑起0.6米厚、1.2米高的土墙,在土墙上每隔3米挖0.3米见方的通气孔,孔口要向内下方倾斜,使通风换气时外界空气能直接流到窖底,窖门留在南墙或东墙的中央处,以防西北风侵袭。顶上每隔0.3米架一横梁,上覆高梁秆或玉米秆,其上再覆土厚0.15米。窖顶由南至北中央处,留0.8米宽的天窗,以便通风换气。天窗以蒲席覆盖,根据冬春季节和昼夜外温变化,掌握覆盖时间和通风口的大小,以控制窖内温度。
⑷假植贮藏:假植贮藏就是将大白菜连根拔起,单棵假植于沟内,沟的深度根据各地气温不同而变化。在河南一带,沟深以立放大白菜以后、上面还剩0.2米的空隙为宜;在黑龙江省,上面剩的空隙至少要0.4-0.6米。贮藏前将沟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再将收获的白菜密置于沟内,天冷时沟上覆一层草帘。
⑸冷藏:收获后的大白菜经适度晾晒、修整、分级后进行预冷处理,待大白菜预冷至5 ℃左右或更低的温度时方可入库,预冷时间要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要按冷藏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方向排垛,码垛时按规定留下通道、空隙,留好墙距,并垫好垫仓板,以保证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大白菜的贮藏温度为0℃。贮藏库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95%。
大白菜贮藏中根据需要可以陆续出库,一般先进的和品质差的先出。三四个月以后,因白菜已处于衰老阶段,应全部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