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星蝗

2018-12-31 05:34:01浏览:7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学名 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直翅目,蝗总科。别名 尖头黄星蝗。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学名 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直翅目,蝗总科。别名 尖头黄星蝗。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土蝗之一。

寄主 玉米、水稻、甘蔗及禾本科牧草、芒果、摈榔、椰子、板栗、木麻黄、枫香、油桐、油茶、八角、棕树、油杉、孢桐、松、杉、桉、抽木、臭椿等多种农作物、果树和林木。

为害特点 黄星蝗以成虫和若虫食害寄主的叶片、嫩芽、花朵、小枝。为害逐渐加重。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37—48mm,前翅长36—45mm;雌虫体长49—58mm,前翅长39—50mm。体较粗大,黑色或黑褐色。触角丝状黑色。头部背面黑褐色,复眼棕红色,在复眼之下具较宽的黄色斑纹。前胸背板的背面棕黑色,前后缘黄色,前缘的一对瘤状隆起桔红色,侧片的下端具l条宽约3—5mm的黄色纵条纹,与复眼下方的黄色斑相连,中后胸的腹面黄色或桔红色。前翅黄褐色,散布有许多近似圆形的橙黄色斑,大小不等,一般有70一82个;后翅黑褐色,近顶端稍淡。腹部前6节的前半部黑色,后半部桔红色。雄虫尾须下生殖板与雌性尾须、产卵瓣黄色。头大而短。颜面向后倾斜,颜面隆起,仅中眼之上明显具纵沟。头顶宽短,三角形,侧缘隆起明显,前端的纵沟和颜面隆起的纵沟相连接,无头侧窝。雄性触色双爪。前翅黄色,翅脉明显;盘室近四边形。腹背、腹中央及两侧均生有纵黑斑。雄蚊腹部棒状。雌蚊腹部纺锤形。卵长0.75mm,长椭圆状,黑色。末龄幼虫体长22—26mm,浅灰褐色。头色暗,半缩在前胸内,咀嚼式口器。后气门上下有软指状突起3对,体背生刚毛。离蛹形状与幼虫相似。蛹前胸背有短管状呼吸孔1对,腹部各节背板、腹板后缘具刺l排。

生活习性 辽宁年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下20一25cm处越冬,翌年5月化蛹、羽化为成虫,6月产卵,7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入幼虫活动期,8月中旬至下旬化蛹、羽化,进入9月初又产卵、孵化为幼虫,10月幼虫进入老熟状态,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1)越冬幼虫开始为害时,在土表撒施2.5%辛硫磷粉剂或5%杀虫畏药土,后锄或耙入土中或灌水,使药液渗入土中。(2)必要时浇灌0.6%无名霸(苦参烟碱醇液)1000—1500倍液。(3)发现为害时,可在地面堆放拌有低毒农药的新鲜菜叶,诱集幼虫,集中消灭。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梁穗隐斑螟

上一篇:

粟凹胫跳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