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红塔区计划种植水稻5.0万亩,目前水稻栽插工作已基本结束。据红塔区植保站灯下、田间监测,由于受干旱气候条件和南部地区稻飞虱虫源提早迁入的影响,我区也出现了迁入期提前,田间虫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的特点。据省植保站统计,到4月30日我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大部出现了2-6批稻飞虱迁入。南部11个监测点及我市的元江、新平始见期比去年提前,一些地区已经在早稻大田和中稻秧田造成危害,全省稻飞虱发生面积达到25.41万亩。
从全省、全市及红塔区虫情监测动态分析,今年稻飞虱的发生态势仍比较严峻,望各乡镇农技农机站配合区植保站认真做好田间虫情发生发展动态监测,并做好宣传培训和防治准备工作。
1 当前虫情实况
1.1 灯下虫情
5月1日第一个虫峰开始迁入我区,单日虫量1544头,1~9日累计诱虫1849头,比2009年提早迁入4~5天,虫量比2009年略低。2009年5月5~6日累计虫量1490头,1~9日共诱虫3016头。历年同期则无虫峰迁入。
1.2 田间虫情
秧田期调查:4月上、中、下旬每平方米虫量分别为2.6头、3.62头和13.43头,2009年同期每平方米虫量分别为0.27头、3.9头和7.6头。
大田期调查:5月5日百丛虫量10.3头、5月10日9.5头。2009年同期分别为5.0头和38.6头,历年同期分别为0.17头和0.95头。
从灯下、田间监测结果分析:与历年相比,2010年我区稻飞虱迁入期提早30天,虫口密度偏高,对水稻后期安全生产威胁较大。
2 下一阶段防控意见
今年由于遭遇百年一遇的秋冬春特大干旱影响,小春作物受灾严重,损失巨大,对大春生产的压力较大。为了确保 “小春损失大春补” 的目标实现,保障大春水稻的生产安全,减少稻飞虱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请各乡镇农技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布置稻飞虱发生动态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本乡镇情况,适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防治。防治药剂:15%金好年乳油50毫升/亩或50-70%吡虫啉3-5克/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克/亩或2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对水50千克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