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病虫害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和农民缺乏科学用药知识和不合理的用药习惯有很大关系。
很多地方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重治轻防,见虫才打虫,见病才治病,没有摸清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也不能抓住最佳防治时机用药,而且一味地追求快速、高效,往往盲目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还有的农民看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连续使用,不加以轮换。过于依赖单一化学药剂防治,再加上不注意轮作、休耕、套种,长期连茬连作种植,直接导致害虫抗药性快速增加,防治效果大幅下降,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前水稻、蔬菜主要害虫对田间常用农药抗性显著上升,尤其是小菜蛾、稻飞虱等,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急需加强科学用药。对于农药的使用者来说,尤其需要改变不科学的用药习惯,因为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最终会陷入面对病虫害无药可用、无计可施的窘境。
如何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专家可以给出很多技术层面的指导,譬如轮换使用机制不同的农药,譬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但关键还是要在观念上有所转变。
其实道理很简单,再好的饭一直吃也会够,再好的药一直用也会有抗性,所以不能长期只用一种农药,要视情况不定期换换种类。普通农药可以防治的,别一味追求用好药、新药,否则关键时刻好药也不管用了。用药时要根据作物和病虫害情况,瞅准最佳用药时机,掌握好剂量和浓度,不要随便加大用量和次数,尽量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此外,综合防治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要把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结合起来,适时合理轮作套种,注重病虫害提前预防,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科学的用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政府部门、植保技术人员、基层农药经销商和农药使用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观念转变上的一小步,慢慢成为行动上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