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是常发性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做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和夺取小麦丰收的重要保障,对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栽培措施:
1.秋播前及时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破坏灰飞虱、土蝗(蚂蚱)及蟋蟀的活动场所和栖息地,减轻虫害及小麦丛矮病的发病几率。
2.轮作倒茬或深耕: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尽量采取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的方法;有条件的可对连续旋耕3年以上的地块进行一次深耕,耕深20-25厘米。以上措施可有效减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等病害发生程度。
3.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发生全蚀病、黑穗病、麦田小麦不得留作种用。
4.适期晚播、适宜播量:最佳的播种时间可减少病菌的侵染时间,减轻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生程度,采用先种无病田,后种有病田的方法;播量适宜,可改善群体结构,减轻病虫害发生。
5. 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磷钾肥和锌锰微肥:近几年小麦播种后气温偏高,秸秆还田的地块氮肥需要量大,因此应适量增施速效氮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二、种子处理:
大力推广种衣剂拌种或药剂拌种技术,防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1)拌种药剂用量要准确。不能超过规定用量,特别是防治病害的药剂,用量过大容易引起小麦药害。
(2)药剂拌种后,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播种过深影响小麦出苗。小麦用三唑酮拌种,推迟出苗1-2天,但不会影响出苗率。
(3)辛硫磷在阳光下易分解失效,应避免阳光照射。
(4)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防止人、畜中毒。拌种、播种、土壤处理时要有防护措施。
(5)禁止使用“3911”拌种。因其对人、畜毒性高,对小麦药害重,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