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藤是一种具有极强侵占能力的外来入侵植物,原产于美国,近年来,通过种子运输等途径陆续传播到我国各地区。
刺果藤生长迅速,通常可长至3-10米以上,一旦进入农田,不仅与作物争夺养分、光照,后期更是利用攀援生长的特性将整片农田全部覆盖,压倒受害作物,造成严重减产乃至绝产,据测算,每10平方米生长15-20棵刺果藤时,玉米减产可达80%。另外,刺果藤的茎在田间形成的密集“网络”和果实上的长刺都会制约人工和机械作业,给收获和防除带来极大难度,应引起农户的高度重视。
当前,刺果藤在北京市陆续进入出苗盛期,其苗期形态与黄瓜幼苗极为相似,成株的识别特征更为明显,叶片具有3-5个角,茎上具有棱槽和硬毛,通过卷须子攀援生长,在本市6-10月开花,7-11月结果,其果实3-20个簇生,成熟饱满果实后期形似调味品的大料瓣状,疏生黄褐色细长刺,可钩刺在人或动物的衣物、皮毛上传播。
农户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调查,尤其是曾经出现刺果藤的地块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刺果藤的防治技术研究较少,北京市植保站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建议出现刺果藤的春玉米田,在除草作业时应选用茎叶处理方式,可在玉米3-5片叶时,采用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95毫升/亩或者4%烟嘧磺隆油悬浮剂40毫升/亩+38%莠去津悬浮剂100毫升/亩,既可防治刺果藤又可兼治主要农田杂草。大豆、谷子等农田应主要采取定期人工拔除防治刺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