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品种
红椿
栽培技术
1.育苗
(1)选地: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于2米,汛期不积水的地块育苗。首先深翻20~25厘米,作好宽1.2~1.5米、和短适宜的畦。土壤有机质1%以上,速效NPK分别为100、50、100毫克/千克为最好。
(2)适期播种:首先除去种翅、秕籽、果皮和其他杂物。采用塑料拱棚集中育苗,可在“春分”至“清明”下种;采用露地育苗以“清明”至“谷雨”下种为佳。每667平方米育苗田下种1.5~2千克,以条播为好,行距30~40厘米,播种沟深1.5~2.5厘米,覆土深度1.5~2.0厘米。育苗地充足时,可采用露地育苗法,顺畦开3~4行播种沟、沟宽10~12厘米。播后覆盖一薄层柴草或覆盖地膜,待幼苗刚出土即将覆草或地膜除去。
(3)苗期管理:待幼苗长有3~4片真叶,高约10厘米时间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株间留苗距离5~10厘米,每平方米约留苗200~400株。苗期一般不浇水而进行蹲苗,促使根系发达,植株变粗。7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追土杂肥200~300千克,草木灰50~60千克和尿素15~20千克,施肥后浇水。9月份为促进木质化,应控水控氮,此时可在叶面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或5%~6%的草木灰与2%的过磷酸钙浸出混合液。同时由于香椿苗极不耐涝,进入雨季应注意排除积水,并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常发生立枯、猝倒、根腐病,可用1%的双效灵500~700倍液,每隔7天灌根一次,连灌2~3次。定植前若发现有茶黄螨为害应喷施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当苗高0.6米时可用15%的多效唑粉剂200~300倍液进行喷布,喷药部位为心叶处,每隔10~15天喷一次,可连续喷4~6次。多效唑有明显地控制香椿徒长,缩短节间和复叶长度,使顶芽饱满,起到提前封项的作用。
2.定植
假植于“霜降”前3~5天进行,先将苗木浇透水,使之充分吸水。然后将苗木刨起,刨挖时尽量多保留粗壮侧根,并将根部土壤抖掉。同时就地挖沟将苗木根部置入沟中,一棵挨一棵码苗,使苗斜趴地面,以减少寒风为害,随即埋土,然后再挖一次沟,依次一条压一条地进行,假贮完毕后要浇一次大水,以使苗木不致在强烈西北寒风情况下“抽条”干枯。为了保证秋季香椿苗叶及时黄化脱落,可用乙烯利处理,其中以2000毫克/千克乙烯利处理落叶数和枯黄叶数量多。假植后30天左右,香椿叶脱落,这时应将苗木分级以备定植。定植前最好667平方米施土杂肥2000~3000千克,并混施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施肥后深翻20~25厘米,进行精细整地,且要提前扣棚5~7天,以提高地温。定植畦宽1.5米,每畦间隔50厘米,定植时从大棚一端开始,将分级好的苗在棚内按前矮后高的原则,以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规格一株株的竖立畦中,使根系互相交错展平,将土回填入畦。填土时将苗木轻轻抖动一下,使土壤填满空隙。栽后浇水并在畦面上覆盖一层树叶、碎草等。667平方米冬大棚需栽香椿苗木4万~5万株。
3.定植后管理
(1)温度:香椿定植后7~10天,不能马上加温,只得用太阳的自然光热。白天气温需保持10~25℃,夜间10℃以上;土壤的适宜温度为16~25℃,定植后日平均温度只要控制在15℃以上,一般10~20天芽即萌动,为了使之提早发芽,可用2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处理已处于休眠状态的顶芽,可明显提高萌发株数。其中以100毫克/千克赤霉素打破休眠作用最好。萌芽后,温度保持在20℃以上,经过10~15天,芽长可达20~30厘米,一般从定植到第一次采收需30~40天。
(2)湿度:香椿芽生产的适宜湿度为70%左右,棚内湿度过大时就要放风排湿。湿度不足时要定期向枝干上喷水,定植后10天起,每隔3~5天向枝干喷洒水。
(3)根外追肥:自顶芽萌动后,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根外追肥。用0.2%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和0.3%的三元复合肥交替喷施。春节后可地面追施少量尿素混加草木灰,追肥后浇一次跑马水。
4.收获
(1)采收:芽长20~25厘米时要及时采收。第一次采芽时要狠掰项芽,顶芽掰后侧芽均可萌发。至“清明”前后可逐次向下采芽5~6次。
(2)平茬移栽:一般“清明”至“谷雨”露地香椿芽开始上市,大棚香椿进行平茬(在培育香椿苗木时,因香椿顶端生长优势很强,保护地栽培中需控制高度。因此认为,以留主干20厘米进行短截较适宜)。移栽。使苗木适应7~10天,再将棚内香椿苗刨至大田,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恢复树势,培植壮苗。待初冬再移入大棚。继续进行冬季大棚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