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瓜瓜蚜危害特点与防治技术

2018-12-31 13:28:32浏览:29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瓜蚜即棉蚜,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油虫,是世界性害虫,干旱年份危害严重。主要为害黄瓜等葫芦科、豆类、茄子、菠菜、葱、
瓜蚜即棉蚜,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油虫,是世界性害虫,干旱年份危害严重。主要为害黄瓜等葫芦科、豆类、茄子、菠菜、葱、洋葱等蔬菜。1.危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生长缓慢萎蔫,甚至使植株提前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降低产量。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2.形态识别。干母 体长1.7毫米,宽约1.1毫米,无翅,暗绿色,复眼红褐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黄绿色,春秋季深绿色,腹管长圆筒形,具瓦纹。尾片黑色,具刚毛4—7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毫米,黄色或浅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背面两侧有3—4对黑斑。腹管、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若蚜:无翅若蚜,体长1.63毫米,夏季体黄色或黄绿色,春、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有翅若蚜,秋季为灰黄色,后半部为黑色,其他同无翅蚜。3.生活习性。每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木槿、石榴、鼠李等枝条和夏枯草的茎部越冬,也能以成蚜和若蚜在温室、大棚中繁殖为害越冬,无滞育现象。3月中旬,当5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为害。秋末冬初产生有翅蚜迁入保护地,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繁殖最佳温度16—22℃,干旱气候适于瓜蚜发生,一般追化肥多,氮素含量高,疯长过嫩的植株蚜虫多。在露地种植中,一般离瓜蚜越冬场所和越冬寄主植物近的,以及靠近保护地的瓜田受害重,窝风地也重。与油菜田套作,4—5月,黄色油菜花瓣可起到诱蚜作用,或瓜类的苗圃地靠近油菜地,瓜蚜迁飞早,蚜害重。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择叶面多毛的抗虫品种,提早播种,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等处杂草,可消灭部分蚜源。及时处理枯黄老叶及收获后的残株,清洁田园。物理防治:用银色膜避蚜,覆盖或挂条均可。还可起预防病毒病的作用。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如各种蜘蛛、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烟熏:保护地种植的黄瓜,可选用药剂烟熏的办法。如杀蚜烟剂,每亩每次用400—500克,分散成4—5堆,用暗火点燃,冒烟后密闭3小时,也可用22%敌敌畏烟剂或10%杀瓜蚜烟剂熏蒸,每亩用300—500克,或每亩400克80%敌敌畏乳油掺适量锯末,点暗火熏杀。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蔬菜地下害虫的防治对策

上一篇:

夏植丝瓜效益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