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剑叶叶尖发白,怀疑是得了白叶枯病。请问水稻白叶枯病有什么症状,用什么药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为稻黄单胞菌,病菌主要危害叶片,表现症状有叶缘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黄化型等多种类型。叶缘型最常见,最初在叶缘或叶尖处生暗绿色短线状斑,以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下方延伸灰白色长条斑,边缘有比较明显的不规则波状纹。急性型病叶青灰或暗绿色,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至全株。凋萎型,又称枯心型,心叶初为失水青枯,渐变黄枯凋萎,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中脉型,叶片中脉中部起初呈现淡黄色条状斑,后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的枯黄色长条斑。黄化型,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后扩大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白叶枯病病斑在空气潮湿时,早晨露水未干前可以看到蜜黄色黏性流胶排出,称为“菌脓”,里面有大量的细菌,干后变成黄白色鱼籽状小粒黏附在稻叶上。如果能在田间检查到这种现象,则可以确定为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在气温25~30℃、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天气多雨、日照不足、常刮大风时易流行。灌云县8月底9月初阴雨天较多,风力3~4级居多,有时风力5级,这种天气条件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适用药有噻霉酮、噻唑锌、碱式硫酸铜、噻森铜、噻菌铜、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辛菌胺醋酸盐等,在稻田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用药防治,常年易发病区在台风暴雨后及时用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