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一种重要的病毒性病害,该病经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发病为害严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一般在5至6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生产中,应用玉米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在灰飞虱少时,能够在玉米苗期控制灰飞虱的直接危害,杀死部分传毒害虫,切断粗缩病的传毒途径,减少病害发生。但遇到灰飞虱大发生时,幼苗体内的杀虫剂无法杀死全部灰飞虱,也就不能完全控制粗缩病的发生。所以,防治粗缩病的最有效方法还是调整玉米播期,使幼苗在6~7叶期前避开灰飞虱的迁飞和传毒高峰。幼苗6叶后抗病能力提高。春玉米适期早播(4月中下旬)夏玉米适期晚播(6月15日左右)可以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5月底至6月上中旬),大大降低粗缩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