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纹枯病防治要知道

2018-12-31 13:58:14浏览:8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发病症状: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有发生。①烂芽:在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麦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②

一、发病症状: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在小麦各生育期均有发生。

①烂芽:在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麦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

②病苗死苗:多发生在小麦3~4叶期,初期第一个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导致死苗。

③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基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黄褐色的菌核。

④倒伏:由于茎部发病严重、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⑤枯株白穗:后期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二、病原及发病规律:

属担子菌亚门禾谷丝核菌CAG-1等为主的优势菌丝融合群。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温湿度调节适宜时开始侵染为害。

小麦纹枯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核、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此外,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冬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病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幼苗,在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早播田块有些可达10%-20%。侵染部位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病症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冬前这部分病株是后期形成白穗的主要来源。

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病菌开始大量侵染,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随着植株拔节、基部节间的伸长,及病菌的传播蔓延,病部向上发展、由表及里侵染茎秆,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

三、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进行防治。用药时间在上午有露水时,对准麦株基部喷雾防治,重发田块施药7~10天后再防治一次。也可在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同时,用植物细胞免疫因子进行叶面追肥,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蔬菜常见虫害防治

上一篇:

防治大蒜根腐病从播种开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