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在湖北省发展很快,尤其在武汉周边农村,已经成了从生产到加工的新兴支柱产业。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得了茎枯病,轻则减产,重则毁园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这两年芦笋减产都在40%左右。
芦笋茎枯病发病初期病原菌感染植株茎部,形成纺锤形的深棕色病斑,病斑梭形或短线形,周围是亲水的边缘,呈现水肿状。随后病斑不规则地扩展,逐渐扩大,中心凹陷,呈赤褐色,斑中最后变成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待病斑绕茎一周时,被侵染的茎、枝便干枯死亡。
芦笋茎枯病的致病病原菌为天门冬茎点霉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株上或土中越冬。来年再由孢子器中飞出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和耕作工具等多种传播途径,初次侵害嫩茎以后从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中放出的孢子被雨水冲出,借气流及雨水反溅,对芦笋茎基部造成继发性感染。病菌于茎幼嫩时最易入侵,一般在嫩茎长出10天以内感染率最高。在芦笋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可进行10多次反复侵染。
病害在一年中消长可分2个阶段:一是病害扩展期,即开始发病的30-40天内。此期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二是病害严重期,即发病40天以后。田间病株率达40%以上,此期约从7月下旬或8月份开始,此时笋丛逐渐变密,加上雨季来临,给病害发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而压低前期病情,对控制后期发病有很大作用。
芦笋茎枯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
1.大面积种植抗性差的F2代品种。据调查,目前种植的芦笋80%以上是F2代的劣质种子。芦笋栽培的主要品种有UC157F2、UC800F2、UG72F2等。这些品种本身的抗病能力很差,一旦环境适宜,很容易大面积发病。
2.清园不彻底。目前多数农户都及时清园,但仍有部分农户不倩园或清园不彻底不及时。据调查铲除芦笋枯枝,并清出地外烧毁,真正做到了彻底清园,第二年发病仅占5%。不清园的,发病株率为58%。
3.气候条件适宜。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3-26℃在35℃以上或10℃以下,分生孢子不萌发。春季气温的高低与发病早晚密切相关。7、8、9月份高温高湿,正是芦笋营养生长阶段,也是病菌侵染传播高峰期。病株率基本是随降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每次雨后10天,田间就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4.留母茎时机不合适。芦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一个主要条件是雨水多,如果在雨季留母茎,大大增加了病原菌的侵染机会。
5.管理不及时,施肥不合理。在雨季芦笋田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氮肥用量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大部分笋农为追求眼前利益,重施N肥或只施N肥,使笋株生长茂密,茎杆细胞壁嫩而薄,病菌极易入浸,据调查施N、P、K三元素复合肥,发病株率仅占10%,仅施尿素,发病株率占58%。
6.过分依赖农药且施用不合理。由于茎枯病可反复侵染,因此药剂防治一定要早,严格控制病原基数。目前多数农户重治轻防,见病才治,无病不防,造成防治上多用药、多费工,加大成本,而效果却不很理想。
在农药使用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用药单一,使病害产生抗药性。由于长期施用药剂单一引起病菌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防治效果大幅度下降,甚至完全无效。二是用药不及时,虽用药次数不少,防治效果不佳。据试验雨一停就立即喷药,田间基本无病株,雨后没及时喷药,结果病株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