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季节
一般于4月份在棚外播种育成大苗。10月底出圃在沟内假植,11月份入棚定植,元旦前后采收。
2.培育壮苗
(1)选择疏松肥沃、营养丰富的壤土地,每亩100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要深翻平整,做畦。每亩施尿素5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
(2)选取优质种子,必须是上一年新采的饱满、新鲜,壳呈现红黄色、仁呈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80%以上的种子。要先做
发芽试验。
(3)浸种催芽:香椿的播量为条播每亩2.5千克,撒播4千克。经浸种催芽的种子可比干籽早出苗5-10天。浸种前要去掉种子上的翅翼。将种子倒入40—50℃的温水中不停地搅拌至水温降到25℃左右,继续浸12小时。捞出种子控去多余的水分,放在干净的瓦盆中,或摊到能淋水的苇席上,不论放在瓦盆还是摊在席子上,种子的厚度都不宜超过3厘米。种子上要覆盖透气洁净的湿布,而后放到20—25℃的环境中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每天要把种子翻动几遍,用25℃左右的温水冲洗1-2遍,冲洗后必须把多余的水分控去。当25%的种子萌动冒芽时,把种子用2—3倍的细湿沙拌匀,随后播种。除上述催芽方法外,还有把浸泡好的种子与细湿沙混匀进行催芽的,也有把种子撤到细沙床上催芽的。
(4)适时早播:一般在气温达到15℃时即可播种。黄淮海一带4月上中旬播种,如播后加盖地膜,播期还可提前10天左右。适时早播不仅有
利于防止种子由于贮藏期长而降低发芽率,还可省去苗期遮阴,可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培育大苗。
(5)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①条播,要先浇底水,后播种,还要按每亩地25%的多菌灵3千克,硫酸亚铁10千克与细土拌匀撒
到畦面进行土壤消毒。在1米宽的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6厘米,深3厘米,把种子均匀撤在沟里,保持3厘米左右有一粒种子。控制到每
平方米25—30株。每亩1.5万株左右。播后上面覆一薄层土,然后覆盖地膜以利于保湿。在气候较温暖的地区,也可于11月份播种。②撒播,
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覆一层薄土即可。
保护地育苗,在气候寒冷地区或为培育大苗可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育苗。开始撤播培育苗子,而后移入塑料营养钵里培育成苗。
(6)发芽期管理:从播种到苗子出齐这一段为发芽期。在播种季节常温情况下,播后一周种子开始发芽出土,半月可出齐,雨季干籽播种20
天左右出齐苗。发芽期管理的关键是防止跑墒和消除灌水后造成的土壤板结。灌大水造成土壤板结会使种子无力出土而死亡。水大还会冲走种子,低温、土壤板结易造成种子烂掉。覆盖地膜的苗床,要在幼苗出土时割膜放苗。
(7)幼苗期管理:从出齐苗到定苗这段时间叫幼苗期。①灌水与松土除草:当幼苗长出2—3片叶时要灌1次水。还要进行中耕除草,结合除草进行疏苗。保持苗距2厘米左右,以后看长势再进行1次间苗,使苗距达到5—6厘米。②叶面喷肥:当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用尿素100—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也可顺水冲入淡淡的稀粪,促其生长。③定苗和移苗:当苗长有4—5片真叶、茎10厘米高时,要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时先在畦内浇水,然后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间苗定苗。为温室育矮化植株时,留苗宜稀些,株距以20厘米为宜,每亩可留苗1万-1.2万株。培育两年生大苗时,株距须达到30—35厘米,每亩可达4000—5000株。把需要间下的小苗用小铲带土挖起,另选地块栽植,及时浇水,促其成活。由于经过间苗培育的苗子不如移栽的苗子根系发达。所以目前培育香椿苗时一般用移栽的方法。移栽的行株距为(25—30)厘米×30厘米,每亩可产苗6000—8000株。移栽时在近地面处平茬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为防止萎蔫,移栽时利用阴天或傍晚进行。
(8)苗木的中后期管理:要做好施肥松土、除草和灌水工作,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在苗期每10-15天喷1次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灌根防根腐病。
(9)苗木矮化处理:矮化处理,是温室栽培香椿的关键措施。在黄淮地区,一年中香椿有两个生长高峰,4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第一个生长高峰,幼苗高度生长量一般在20-50厘米;另一个是7月份至8月下旬,50天左右,高度生长量可达到60—90厘米。由此可见,6月中旬后当年生苗,有40-50厘米高,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到来前,为防止苗木雨季发生徒长,应抓紧进行矮化处理,加以控制。对一年生苗木的矮化处理,过去主要是采取控水、控肥或摘心、截干的方法。目前认为用多效唑处理苗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可使苗木矮化,也可增强叶片功能,促进芽的分化和提高质量。具体方法是:多年生苗木从6月底开始、当年生的苗木从7月下旬开始,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进行1次叶面喷施,连喷几次。
(10)优良苗标准:当年生苗高1.0—1.5厘米,苗干直径1.5厘米以上,组织充实,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