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品种,选优去劣
莲常因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种性变劣,应年年选优除劣。选种的标准是:从第2~3片立叶开始着生花,以后,1叶1花;第1朵花的莲子数要达18~20个以上,且叶梗较短,藕节间短,粗壮,扁鼓形,节细。这种植株将来长出的莲鞭,节间短,单位面积内的节数多,花多、莲大、籽多,颗粒丰满洁白,产量高、品质好。
常见的优良品种有湖南的“湘莲”、江苏的“青莲”、福建的“建莲”、浙江丽水的“处州白莲”、“龙游白莲”及江西的“红花”、“白花”等。
二、整理莲田,施足底肥
莲田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处。藕田选定后,多施有机肥。冬季应翻耕晒土,开春后再耕1次,然后灌水沤田,把泥土泡透,再带水耕肥。
三、精选种藕,适期密植、倒栽
1.选种 种藕在临栽前挖出,选藕身粗壮,芽旺,节疤细,皮光滑,充分成熟,后把节较粗,无伤的整藕作种。每株种藕除亲藕外各带1~2个子藕。
2.适期密植 江南各省大致在3~4月,北方各地约在5月上中旬,当10cm土层地温达10℃以上,气温12℃时栽植,过早,地温低,种藕容易烂,过迟,芽子长,易折断。早熟栽培时,可先进行催芽,然后栽植。具体操作是:断霜前20天左右,将种藕置室内,上下垫稻草,每天洒水1~2次,温度保持20~25℃,断霜后芽长10cm时定植。为促进子莲提早开花结果,种植要密。栽植密度为2.0m×2.0m。藕栽完后,应及时灌水保温。如发现种藕浮起或缺株,应尽快补栽。
3.及时倒栽 子莲栽植后一般可连续采收3年。第1年生长发育不太旺盛,产量低,每667平方米仅收干籽30~40kg;第2 年生长旺盛,产量最高,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100kg;第3年生长衰退,每667平方米只收40~50kg。故3年后必须挖去老株,重新栽植,才能获得丰收。
四、加强管理
1.掌握水位 栽植后为提高土温,促进发芽,水深宜保持3~6cm,浮叶出现时保持6cm,2~3片立叶时10cm,旺盛生长期12~15cm。终止叶出现后进入做藕期,即采收前1个月,保持3~7cm,使温度接近25~28℃。
子莲生长期不可断水,但也要注意防涝,避免淹没立叶。
2.勤施追肥 子莲追肥关键要做到早、勤、稳3点。
(1)早 是指早施提苗肥。在莲苗生长前期追肥,即种植后1个月,当长出1~2片立叶时,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kg或碳酸氢铵15kg,过磷酸钙7kg,拌细肥土10kg,排干水后从卷叶两侧10~13cm处施入土中。
(2)勤 是指自施提苗肥开始,每隔半月追肥1次。大部分植株开始开花时,生长量最大,是需肥的临界期,可在露水干后向莲叶下每667平方米撒施尿素10~15kg或碳酸氢铵30~45kg,过磷酸钙10~15kg,氯化钾5~10kg,催花增蕾。7月份,莲子采收前后10~15天,再按植株生长状态适当补肥1~2次。若植株有早衰现象,可施尿素5~10kg或碳酸氢铵15~20kg,过磷酸钙5~10kg,氯化钾7~10kg,增强植株长势,使籽粒更加充实。
(3)稳 是指为避免营养生长过旺,控制追肥。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如果莲叶过分密集,色浓绿且肥大,而花苞少时,则应停止追肥,或不用速效肥而用畜粪等有机肥,使之稳健生长。
3.清理老藕、残叶 当莲鞭长出5~6片立叶时,种藕中的营养物质已耗尽,变黑腐烂,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新鞭生长,可将其折断取出,并将老藕处的泥土深翻1遍,换来新土,施入枯叶肥,调入新莲鞭。子莲生长旺盛,叶叶带花,田间容易密闭,因此随时要将已枯黄或已变成黑褐色的浮叶及过于密集的分蘖小叶摘埋泥中;莲子开始采收后,每收1个莲蓬,可将其旁着生的老叶摘掉,以增强通风透光,有效提高产量。但为了利于地下结藕留种,当秋季气温下降至25℃时,因藕田中立叶生长缓慢,不要再摘除老叶了。
五、分次分类,适时采收
子莲一般从7月起至10月陆续成熟,必须分次适时采收。7月采收的莲子称为“梅莲”;8~9月采收的称为“伏莲”;9月下旬~10月采收的称为“秋莲”。梅莲和伏莲,开花后30~40天成熟,秋莲40~45天以上。梅莲成熟时,莲蓬呈青褐色,干缩;子房孔格边缘略带黑色,充分张裂,摇动有响声;莲子壳呈灰黄或灰褐色,坚硬。伏莲因常受烈日照晒,莲蓬易变黑;当其已经变黑,部分莲子在莲蓬孔格中可以摇动时即可采收。秋莲在成熟过程中,温度较低,莲蓬不易变黑,只要呈灰褐色时即可采收。
优质的莲籽粒大,饱满,颜色洁白,干制率高,适宜加工。采收过早,莲子嫩,不充实;过晚,莲子不仅容易自然脱落,而且果皮坚硬,不易去皮加工。因此只有根据3类莲果不同的成熟特点适时采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莲子成熟后一般每隔2~5天采收1次,采收时,先每隔2~3m开条道路,每次采收时沿同一路线进行,用手或带钩的竹竿下莲蓬;后敲剥出莲子,晒干,筛净杂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