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全球气温升高,我国各地去年普遍出现暖冬天气,将导致今年蔬菜害虫比往年增多,其中菜蛾对蔬菜,特别是对十字花科的蔬菜危害可能会特别严重。
一、发生与危害
菜蛾又名小菜蛾、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吊死虫、飞丝虫等,主要发生在南方各省区。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作物,其中又以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油菜受害最重,也可危害番茄、生姜、马铃薯和洋葱等。幼虫危害菜叶,以苗期最重,常集中心叶危害,甘蓝卷心后,多在植株外层叶片危害,也可钻入卷心内,使叶出现圆孔。
二、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色小蛾,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前后翅均细长,具有较长的缘毛。前翅前半部浅褐色,后半部从翅基到外缘有1条三度曲折的黄白色波纹。静止时两翅叠成屋脊状,黄白色部分合并成三角连串的斜方块。
三、生活习性
一般每年发生3~6代。北方以蛹越冬。4~5月份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成虫产卵期达l0天,每只雌成虫产卵100~200粒,卵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分布于叶背脉间凹陷处。卵期为3~11天。幼虫4龄,生育期12~27天。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茧化蛹,蛹期约9天。菜蛾的发育适宜温度为20~23℃。在北方发生的高峰时期为5~6月份和8月份,以5~6月份危害最严重,秋季较春季危害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合理布局,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蔬菜收获后,应及时处理残株落叶或立即翻耕,以消灭虫源。
2.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0.67公顷(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
3.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乳剂,可使小菜蛾幼虫大量感病死亡。
4.化学防治:可采用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噻唑腈等药剂喷洒防治。